時槐序 作品

第87章 第 87 章

 吳大娘豎起大拇指:“你阿耶說得對,大氣,就該這樣。朝廷需要我們,我們就上。就是這句話。”

 眾人紛紛明悟:“對,這話說得好。我們今兒來這裡,本也不是為了什麼跟土豆一樣的產量收成。朝廷照應,有需要,我們就來了。我們可沒想那麼多。”

 漢子輕笑:“那就還這麼做,不要想太多。”

 眾人點頭:“是嘞是嘞。”

 轉念一想,總覺得哪裡不對,看向最先把紅薯與土豆對標的人:“咱們雖然一直在閒聊,但誰也沒提收成產量,就你提了。你說,你是不是就盼著這點收成呢?”

 “呦,你不會是衝著這點收成來的吧?合著要是沒有跟土豆一樣的收成,你就不搞試種了?”

 “那你還是別試種了。就你這樣的,心不誠,也配給太子殿下效力,給朝廷效力?想要收成,回去等秋季土豆吧,那個保險,湊什麼熱鬧呢。走走走。”

 “對,我們這麼多人等著報名試種,可不差你一個。快走。”

 那人:……

 你們講點道理,我可是在為你們說話。合著你們不想要跟土豆一樣高畝產高收成嗎?你們是不是傻,不知好歹!

 眾人:我不聽我不聽。

 他們轉頭又繼續閒聊起來。

 “你不知道,我家那兄弟,長得人高馬壯,還盼著投軍去殺殺突厥人呢,結果沒成,現在還懊惱著。如今聽說朝廷需要借用我們的田地試種,二話不說當場就說要參加,一定要參加。更被說試種所出全部我們得,產量太差還給補償。那就跟更不用考慮了。”

 “是啊。我們家也是。哎,我們家怎麼只有五分地能用,我恨不得搞他個五畝八畝的。”

 圍觀者連連相勸:“千萬別,太子殿下說了,會派人考察是不是真的符合條件,你可別造假。”

 “我就隨口說說,你們也當真。我怎麼可能幹這種事,給太子殿下添麻煩。這不是故意壞太子殿下的好事嘛。喪良心了才幹。”

 聽眾們一一點頭,是嘞是嘞,是這個道理。

 那人:……這波百姓有毒,帶不動,帶不動,完全帶不動。

 消息傳入世家耳中。世家人人神色肅然。不是因為計劃失敗,而是因為他們深刻意識到,李唐現今的民心已是空前高漲,而這種趨勢或許現在還只存在於長安一城,但隨著長安事件的蔓延,必然會擴展到天下各地。

 再有已然推廣去南北的土豆與腐竹豆皮等物,以及即將要推廣去的水車筒車。眾人齊齊倒吸了一口涼氣。倘若天下歸心,萬民拱衛。朝廷但凡有令,黎民無不尊崇,那他們世家的用武之地將越來越小。

 不,現在還不至於。所以他們一定不能讓事情發展到那個地步。

 ********

 同一時間,天降神鳥,退兵突厥,賜下糧種一事也隨風吹響各國各邦。不只大唐與東突厥這兩個當事國在談論。便是西突厥,高句麗,百濟,新羅等也在談論。

 對此,西突厥哈哈大笑:“頡利可汗自詡英明,勢在必得,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哈哈哈。枉他一直說自己多能耐,竟被幾隻鷹鳥嚇住。嗤,窩囊!”

 頡利可汗:那不是幾隻鷹鳥,那是一大波鷹鳥,成千上萬,綿綿不絕!

 西突厥:呵呵,這種現象我們突厥都不曾見,大唐會有?你說笑呢。怕不是你們自己慫蛋被嚇懵了,就故意誇大其詞吧。

 高句麗與西突厥的反應相差不大,一致認為鷹群或許有,但是絕不會像傳得那麼神呼,什麼成千上萬,綿綿不絕,不知數量龐大無法估量,甚至還懂戰略攻擊等等。這是什麼天方夜譚。

 頡利可汗啊,大丈夫戰得起就輸得起,輸就是輸,何必給自己找這種藉口。退一萬步說,你要找藉口,也找個像樣點的吧,別把我們當傻子。

 頡利可汗:老子沒找藉口。老子說得句句屬實!不信你們去打一場就知道了。

 西突厥&高句麗:騙我們去給你衝鋒陷阱,你好在後頭坐收漁利,反過來抄我們老巢?陰險,狡詐!

 頡利可汗氣成河豚。

 另一邊的新羅與百濟卻非如此。

 新羅。

 真平王金白淨正與眾臣商談此事。

 “大王1,不論神鳥帶來的紅薯如何,至少土豆高產之事已然證實。聽聞大唐又造出了新式筒車與水車,若能得蒙大唐傳授製作之道,賜予土豆良種,我新羅受益匪淺。”

 “大王,此言有理。我們現今上有高句麗,左有百濟,這兩者皆非善於之輩。唐國已現蒸蒸日上之景,便連突厥亦可輕易退二十萬軍,可見其勢力雄厚。我們唯有得到唐國支持,才能與二者稍作抗衡。

 “若唐國肯援手幫助,我們便可利用土豆筒車水車,改善民生,存儲糧草。他日對高句麗百濟亦有反撲之機。”

 真平王金白淨若有所思,此時長女金德曼出列請纓:“父王,我們與那邊一直有結交友邦之舉,前朝隋室是如此。後來隋室紛亂,李唐奪取江山後,我們亦是如此,前些年,父王還派使臣前去大唐進獻。

 “我們有這個基礎在。臣女想,只需我們表明態度,做到盟友之責,大唐不會拒我們於千里。臣女請親去大唐,通兩邦之友好。”

 金白淨大驚:“你親去?”

 “是。既是要求大唐相助,便該派身份足夠者,尋常使臣如何能勝任?再有,到得大唐,事情如何發展,尚未可知,尋常使臣只怕有些事情也做不得主,有女兒在,會便宜些,也更能顯示我新羅之誠意。”

 金白淨蹙眉:“大唐土豆剛剛豐收,又剛剛做出筒車水車,此時前去,還是你親去,會否目的太明顯了些?”

 “父王多慮,大唐天子初登基,我們難道不該派人恭賀?更有天降神鳥之事,不論這個‘天降’的真相如何,大唐天子既然說它是神蹟,那它便是神蹟。大唐出此祥瑞,得此等上天眷顧之君主,更是一大喜事,是否更該恭賀?”

 金白淨想了想:“好。”

 百濟。

 聽聞新羅打算派使臣前往大唐,百濟王扶余璋輕笑:“新羅這是打算去攀高枝,給大唐當小弟呢。”

 百濟也與隋唐有建立友邦,但這個友邦之下卻同樣藏著自己的小心思。

 臣子提議:“新羅既要恭賀大唐新天子,恭賀祥瑞神鳥,我們是否也該去一趟?”

 百濟王凝眉思量。

 新羅想依附李唐,用李唐做後援轄制他們,這點自是不能讓其如願的。再有,此去是不是也可以借友邦恭賀之名探探土豆與筒車水車的真實情況,順便看看李唐如今到底發展到哪一步?

 百濟王扶余璋眼眸微閃,當即下令。去,新羅去,他們為何不去!

 得知消息的高句麗:???

 你們怎麼回事!聽到點傳言就坐不住了?

 跟上跟上。這倆臭蟲還不知道打著什麼髒主意呢,他們既去了,我們絕不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