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0 章 武安君威名

這樣的人,就算已經沉寂十幾年,被提起來的時候也會小兒止啼。

更何況原本武安君所嚇唬的孩童,現在正好已經成長成了青壯年。

他們聽著武安君的名聲長大,雖沒有見過武安君,但武安君長久的沉寂不僅沒有讓他們輕視武安君,反而讓武安君的名聲在傳播中更加可怖。

南楚君在壽春城內六神無主,想求援又不敢派人出城。

白起等得不耐煩,居然派人冒充南楚君去各地求援。

楚王丟掉裝神弄鬼的衣袍,緊急召開朝議,討論誰去救南楚國。

南楚國是楚國和秦國的屏障,壽春離陳都非常近。如果壽春失陷,南楚被滅,楚國是真正危險了。

到處搶功勞的李園此刻縮了起來。

他就算再自大愚蠢,也不認為自己能打得過白起。

白起這個殺神一出,可不會留活口。他不想死在戰場上。

想來想去, 楚國君臣認為, 還是隻有項燕能用。

項燕從封地寫信請纓,楚王卻不敢讓項燕去。

他非常懼怕白起,怕得這十幾年晚上仍舊會做白起相關的噩夢。

白起把他君父從南邊一路趕到北邊,燒了楚國的都城和祖陵,讓他的君父成為歷代最窩囊的楚王之一。

楚王那時正在秦國當質子,差點嚇破膽。

楚王急需安全感。

他知道項燕是最合適的人,但他無法派出項燕。

他召項燕來陳都。

只有項燕在身邊,他才能睡得安穩。

項燕來到陳都之後再次請戰。

如果南楚國被滅,就算是他也回天乏術,只能在秦國的南北夾擊中走向滅亡。現在楚國唯一的勝機就是把南楚國保住。

項燕還勸說楚王。如果他現在救下南楚國,南楚國就可以重新並回楚國。

楚王知道項燕說的是對的。

理智上,他知道應該這樣做。但他做不到。

他提起白起就心悸,想起白起就頭疼,晚上夢中全是他在咸陽城遠遠看到的凱旋的白起的可怕身影。

壓力太大,楚王甚至有了瘋癲的跡象。

他本來就老了,又在春申君之死上受了太大刺激。

自從春申君死後,楚王總容易夢見春申君來床頭質問他。所以楚王才會沉迷鬼神。他要睡在許多巫師巫婆中才能入眠。

長期以來的睡眠不足摧垮了他的精神,讓他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少。

武安君白起的復出就像是最後一根稻草,徹底壓垮了楚王。

不僅楚王不準項燕出兵,楚國朝堂大部分宗室和卿大夫都不願意項燕離開。

他們也知道項燕是楚國最厲害的將軍,如果項燕去了南楚,他們怎麼辦?

現在韓國已降,趙國北方三郡也已經全部歸附秦國。

如果秦國的兵鋒南下怎麼辦?誰能抵擋秦國?

南楚國和楚國隔著一條淮水,可比現在楚國北邊的邊境安全多了!

項燕被束縛在陳都,只能帶兵在北邊駐守,預防秦軍南下。

楚王隨意點了一個將領,派了十萬軍隊渡河去支援南楚國。

白起早就等到淮水邊。

他來到南楚國後,南楚國那些封君居然得到信也不敢救援壽春城,一個個閉門不出,只在城池附近修建工事。

沒有人敢來救援。

沒有人敢與武安君白起率領的秦軍打野戰。

白起就在壽春城周圍養精蓄銳,等待楚國大軍來臨。

楚軍浩浩蕩蕩渡過淮水,渡水剛渡了一半,白起埋伏的軍隊就殺出。

已經渡過淮水的楚軍慌不擇路,許多人回頭跳入淮水。

這一戰,楚軍的屍體都快把淮水堵住了。

在淮水北岸的楚軍看到這一幕,既不敢繼續渡過淮水支援,又不能掉頭就走,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另一半軍隊被秦軍輕鬆分食。

白起老了, 已經不是能親自上馬作戰的年齡。

他就坐在戰車裡,就像是一個隨處可見的老人一樣,只那雙冰冷的雙目攝人心魄。

他看著哀嚎的楚軍眼神毫無波動,就像是看著一群冰冷的戰功。

白起在淮水邊大敗楚軍,楚軍不敢再南下支援。

南楚君見狀,只能出城投降。

白起都未攻城,堅固的壽春城就在“武安君”這個名號強大的壓力中投降了。

壽春城投降,白起慢慢蠶食南楚國其他城池。

王翦在白起出兵的時候就已經作為白起的偏師出兵。如果南楚國封君和楚王出大軍救援,王翦就會與白起裡外夾擊。

現在南楚國的封君等死,楚軍被攔截在淮水,王翦就率兵與白起分頭攻佔南楚國的城池。

南楚國本來就不得人心。

朱襄在南秦良好的名聲不僅吸納了許多南楚國的楚人流民,沒有離開南楚國城池的楚人也更樂意投向朱襄。

誰都知道白起殺人有多狠。

白起“人屠”的稱號不是從長平之戰開始。早在他為將初期,就已經有這樣的稱號。所以他沒有在這個世界的長平殺俘,“人屠”之名也很響亮。

現在秦國雖然自稱仁義之師,打仗時候也確實很收斂,沒有再出現殺俘虜的事。

但這是武安君白起,“人屠”白起。

當白起放言“不殺降”的時候,這句話在所有人的耳中都變成了“不降殺”,最後變成了“降的不夠快就殺”。

於是南楚國各城池哭天搶地投降,投降時還點名要見長平君。

這時候只有長平君的仁名能安撫他們。

長平君不來,他們心慌啊!

朱襄本來忙於春耕,被白起叫到了戰場上專職勸降。

他去哪個城池,哪個城池就立刻開門投降。

白起乾脆派小股軍隊分散各個城池守著,讓朱襄拿著號碼牌依次來勸降。

南楚國被打下之後缺人種地,白起就懶得去殲滅已經完全失去了戰鬥意志的南楚兵。

白起留在城池的人多則一萬,少則幾千。

如果這時候城中的南楚將士衝出來,肯定能取得勝利。

但沒有人敢出城。

他們看到白起的旗幟飄揚在城池外面,就心慌腿軟,根本不敢與之交戰。

如果只是白起,他們擔心白起的殺心,可能還會在瀕臨死亡中獲得勇氣。

俗話說兔子急了也要咬人。

但南秦還有一個長平君。

誰都知道長平君的仁名。只要長平君接受了他們的投降,就算是武安君也不會再舉起屠刀。

於是長平君的存在給了他們活下去的希望,削弱了他們對秦國的抗爭心。

在白起和朱襄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下,僅僅過了半年時間,南楚國所有城池都投降秦國。

南楚國滅。

武安君白起之名,再次響徹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