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大蔥蘸蒜泥

 朱襄詳細詢問了兩個山寨的械鬥情況。


 兩個山寨的蠻夷都是“板楯蠻”, 即被秦國所滅的巴國人。


 巴人最初以漁獵為生,到秦滅巴時, 平原上的巴人已經是農耕文明, 山中耕地稀少,所以兼併漁獵和農耕。


 秦國擴張後,並不是所有地方都嚴格遵循秦律, 而是因地制宜。


 比如對巴人就延續其原本的奴隸制,用獎賞的方式對其進行逐步同化。


 秦惠王時要求巴人首領每代必須娶秦女,以同化其後代;如今的秦昭王承諾每戶巴人都有一頃田的免稅額度, 娶再多妻妾,妻妾也不需要多交稅。


 兩個政策相互配合,不僅鼓勵巴人下山耕種,也讓貧寒巴人女子更願意入富貴的巴人貴族家為妾,導致大部分巴人平民男子娶不到本族女子。不需要秦王賜秦女, 他們就會主動與遷徙來的秦女結合, 進一步被同化。


 古時的底層民眾沒什麼愛不愛專一不專一的思想,結婚就是為了活著和繁衍。何況巴人還是奴隸制。


 因常與秦人通婚, 再加上石門地處出入蜀交通樞紐, 他們的消息並不太閉塞。


 在與來往商隊交換物資時, 他們不僅學會了秦話, 也能得知中原和秦國的大事。他們中一些有志氣的年輕人還會隨商隊出外做生意, 增長見識。


 雖然他們的消息會比外界遲個一年半載, 朱襄聞名天下也已經超過一年半載,所以在他們耳中真是最具新鮮感的時候。


 山上整塊田地稀少, 耕種不易。他們聽說土豆只要給一塊旮旯角落裡的土地就能長出一大串, 攢了許多山貨託商隊購買土豆。


 商隊挺實誠, 沒有坑他們。土豆雖然廉價, 但要把土豆千里迢迢運到石門不黴爛,商隊也花了許多心思,值得這麼多珍貴山貨。


 託人買土豆的山寨叫青片寨,隔著一個山溝的山寨叫紅片寨,取名原因是一邊山崖是青石,一邊山崖是紅土。


 青片寨的人買來土豆,正琢磨要怎麼吃怎麼種,紅片寨的人來青片寨交換東西,覺得土豆很稀奇,順手摸了幾個走。


 青片寨的人討要土豆的時候,紅片寨的人從商隊人口中得知了土豆的神奇,願意用獸皮換土豆。


 青片寨的人自然不肯。雙方從口角發展成互毆,然後就變成了兩個村子的人械鬥。


 朱襄聽完整件事後,想說紅片寨的人理虧,但這種事,已經不能用道理來解釋了。


 就像是吳國和楚國打得雙方國力都崩了的戰爭,起源是邊境的兩個婦女爭一棵樹的桑葉。


 他們從婦女對罵,到拉來雙方父兄互毆,再到兩個村子械鬥,最後不知道怎麼就發展成了城鎮守軍下場,兩國國君下場。


 朱襄苦笑道:“我是不是該慶幸,爭奪土豆的都是秦人。如果是秦人和楚人,李牧你還沒適應西南的氣候,就要匆匆披甲上陣了。”


 年輕氣盛的李牧滿不在乎道:“楚國無良將,我匆匆披甲上陣也能贏。”


 朱襄道:“聽說楚國有個姓項的家族世代為將,挺厲害。”


 李牧道:“我沒聽過楚國有什麼姓項的良將。他有什麼戰功?”


 朱襄仔細一想,現在還真沒有。


 後世聞名的項燕出名的那場戰役是與反叛秦國的昌平君裡應外合,首尾夾攻,打了秦將李信一個措手不及。除此之外,項燕之前之後都沒有戰績。


 客觀來說,這場大勝其實也不是他的功勞,而是昌平君的功勞。


 戰國後期的六國名將,除了李牧之外,都是能抵擋秦國進攻一兩次,就算入了名將的門檻,基本沒有攻城略地的機會。


 這麼一想,“名將”的名聲確實有點水。李牧看不上也正常。


 “暫時還沒有戰功。不過既然世代為將,肯定還是有幾分本事。”朱襄道,“你點一百騎兵隨我上山,我配些草藥給你們。你們帶好水和乾糧,不要喝他們送來的水。”


 李牧疑惑:“他們難道還會向我們下毒?”


 朱襄搖頭:“不是下毒。山寨人飲水處都在生活地點附近,容易遭遇糞便汙染。他們又常喝生水,容易滋生寄生蟲。小心為上。”


 李牧點頭:“好。”


 經常帶兵作戰的人都會關心水源汙染問題,否則仗還沒打起來,士兵就因為瘟疫滅掉大半。


 雖然兵卒沒條件全喝燒開後的水,但他們選擇水源地的時候也會小心謹慎,取水時選擇營地上游,以有動物飲用處為最佳。


 朱襄所說的草藥,是大蒜汁。


 抽到大蒜後,朱襄就開始推廣這個“神藥”。


 大蒜,特別是紫皮獨蒜碾碎後就會產生大蒜素。就算不用酒精提取,蒜泥蒜汁也有很強的抗菌效果,對寄生蟲也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