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入京

張摩騰嚴肅道:“你別問,到了殿試,你自然知道了。”

唐過:“呸!我要是穩進金鑾殿,還用得著跳進孫紫珍這個坑?”

唐過很有自知之明,曉得自己同進士應該考得到手,可再拼也頂多二甲底部,若他的文采到了秦英那樣的狀元之才的級別,他還要抱別人大腿?別人來抱他大腿還差不多!

張摩騰繼續嚴肅:“你別問就對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唐過氣得跳腳:“你們都耍著我玩呢!”

小胖子硬是吃光了張摩騰帶的乾巴巴的米餅,才氣呼呼地回去休息。

呂瑛這會兒則在檢查自己一路走來做的筆記。

呂瑛之前出門找三寶時,把巴蜀、貴乾道等地也走了一遍,做出來的筆記也被他一起帶著上了京城,別看巴蜀道、貴乾道、閔福道如今都被呂家駐軍,可這些地盤以後都是要歸他的,就連駐守過去的呂家軍,也都是呂瑛那一系的將領居多,其中自有深意。

加上呂曉璇留給呂瑛的追嵬軍,他在南禹持有的力量已經很是驚人。

正在皇宮中的承安帝則翻著呂瑛寄給他的筆記,雖然是個偏科型皇帝,打仗不錯、政治拉跨的那種,但秦樹焉的腦子很清楚,所以他很明白呂家的態度——讓瑛瑛繼位,我們就是一家人,不讓瑛瑛繼位,瑛瑛會自己去取。

承安帝對此的反應是喜出望外。

作為一個經歷過孟末亂世,跟著親爹從微末起家的人,承安帝也算統治階級裡罕見的對黎民百姓有點同情憐憫之心的人,因為他也曾是被壓迫的老百姓。

而在體會過被文臣挾制到仗都打不成的日子後,承安帝也很清楚,他和文臣集團、地主士紳不是一路人!

這些人口上叫他做皇上,實則是拉了皇帝這面大旗不斷中飽私囊,從百姓身上榨血水罷了,最後百姓受不了要造反了,第一個要殺的卻是他們姓秦的,這公平嗎?不公平啊!

可偏偏這江山從建立之初就隱患重重,開龍帝讀書不多,建國時被坑了一遭,晚年時意識到了問題卻已無力迴天。

承安帝知道這問題得找個強而有力的接班人才能解決,反正他秦樹焉生不了,不如找個最強最狠的來收拾這幫人,他被坑了那麼多次,總得看到那幫人按牢分配、多牢多得、能者多牢,最後血流成河。

前年開始,宮中便在修繕新的宮殿,名曰宸慶宮,宸字極尊極貴,且修築時使用了大量給皇帝建寢宮時才用的規格,一看就知道是給未來太子修的。

有人偷偷議論,這是聖上心中已經有了太子的人選,但人到底是誰,又似乎沒個定論。

最有希望的是浙王的長子,秦湛麒,背後有顧閣老支持,今年娶正妃也是娶了顧家女,可四大閣老背後的家族紛紛被呂家滅門,且每一家滅門後都有足足的黑歷史被編成戲曲,在呂家的掌控地盤中傳唱。

四大家族同氣連枝,顧家也不如從前了。

巴蜀郡王的次子秦湛華,此人素有賢名,幼時背《孝經》,最近見顧家有衰弱之象,便也跳了起來,娶了曹家女為正妃。

又有謙王家的三子,幼年模仿古人稱象的秦湛真,原本在戶部不聲不響打算盤,年初被秦湛麒下了絆子,差事辦差了,被皇帝斥責了一頓,如今賦閒在家。

要說這三位有誰適合做太子,似乎也……不成,都太平庸了,看起來最出色的秦湛琪也不過矮子裡拔高個。

承安帝耳邊總有人誇讚這三人中的某人出色,可他自己的才能其實比這三人強得多,他冷眼看去,越發理解父親死前怎麼總急得要拿鞭子抽兒子。

這樣的宗室,便是挑了最好的那個繼位,也是守不住江山的,說得難聽點,秦湛麒看起來還行吧?他的文章做得還不如當年的昏宗像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