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專家 作品

第358章 器性機(下)

    “親身試過才知道緣法。”修神禹不認為這有什麼好說的,一句話帶過,轉而說起他認為更重要的事項:“從六根九竅入手,感知周遍,俗念如潮,對修行人而言很是危險,所以‘真知明見’尤為重要。自知曰真、知人曰明,知人與自知,不可偏廢。”

    羅南其實是半懂不懂,但聽修神禹說起“知人”,不免就想到今天折騰一個下午的事情,不由問道:“世人看似千百樣,可到生命層次上,萬流歸宗,差異極小,裡面偏又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地方,究竟該怎麼分辨呢?”

    修神禹看他一眼,輕輕頷首,有讚許之意。剛剛羅南描述自己超凡的修行進度時,也不過就是如此了:“我等修行人,自知、知人當從三處下手,即:根器、根性、根機。這三樣,不論是教人、自修,都要看得分明。”

    “根器、根性、根機?”羅南一臉懵逼。

    “這是釋家語,被借用過來,略有異化,是以木喻人。所謂根者,生髮之本,按照你的說法,就是一個人的基本秩序框架。”

    修神禹都說到這份兒上了,羅南也聽得明白。

    “至於三者的差異:能堪物者為器,乃能容之量;造善惡者為性,是方向之辨;動合宜者為機,是受法之緣。簡單來說,看一個人修行的前途,要看他的資質,其中又分天賦、心性、機緣。這些要素統統明瞭,才能為一個人選擇最合適的法門,為一個法門選擇最合適的人。”

    羅南就覺得,此時修神禹不但是教他如何修行,也是在闡明其教法本身。作為一個授業者,這無疑是掏心窩子的話。不但羅南,連薛雷都豎起耳朵,仔細聽講。

    “古語有云,道化賢良釋化愚。不提其中爭議之處,門派學說不同,收納的弟子也多有差別,卻是顯而易見的,這其中多半就是從根器、根性、根機上來。道理容易明白,可實際怎樣辨別,才是重點……薛雷,下面的你不要聽了,你根器厚重,根性質樸,根機發動當綿長久遠,要的是純直本意,這些法理思辨之術,你學來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