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帝蕭 作品

第四十一章 佛辯

    彌陀寺在秘境的西北角處,坐落於一座懸空山上,四周全是黃沙,唯獨彌陀寺高高佇立,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莫錚三人大半天時間全部用在趕路上這才從南邊的風庸城趕來,最後莫錚就在彌陀寺外盤坐下來冥想,感悟修行。

    “諸位施主,老衲乃是彌陀寺主持空慧,佛辯乃是佛門修行的一種方式,對於諸位施主也是一場造化,諸位可以在此聆聽,可能也會有悟道的幾率,當年藍澤大帝就曾聆聽佛法而悟道三天三夜,為大帝道果奠定了基礎。”睫毛空空,雙眼微凹,但一臉祥和之氣的空慧主持說到。他的話好似有一種魔力一般,讓人聽著就像仙樂一般舒服極了。

    “佛辯指的指按照因明學體系的邏輯推理方式,辯論佛教教義的學習課程。”空慧繼續說到。

    佛辯主要可分為對辯和立宗辯兩種形式。對辯,辯者二人,其中一方提問,另一方回答,且不許反問;告一段落後再反過來,直至一人無法問出。立宗辯,辯者無人數限制,立宗人自立一說,待人辯駁,多坐於地上,只可回答不可反問;問難者,即“試問真意者”,不斷提出問題,有時一人提問,有時數人提問,被提問者無反問機會。立宗辯過程中問難者可高聲喊叫,也可鼓掌助威,舞動念珠、拉袍撩衣、來回踱步,也可用手撫拍對方身體等,這一環節諸位施主也可以參與其中。

    凡當答者被問倒時,辯者要除下外衫,直至下次辯倒問方時方能重新佩冠。我們常會見到有時在辯論時,世俗上的人會兜圈顧左右而言他,令人忘了本來辯論的主題。在佛法辯論上,辯者則只可答是、不是或不定三種可能之一,絕不可能以胡言應付過去,所以勝負結果是很明顯的,整個辯經過程也不枯燥,反而有助於僧人從中感悟修行悟道突破。

    “帝落時代,道祖和佛祖曾有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辯論,傳說當時天降甘霖,地湧金蓮,整個世界陷入了一場萬物生長的狀態,無數人自主突破,簡直是修士之幸。“莫錚聽著空慧主持說到,陷入了想象之中,帝落時代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人才輩出,大帝縱橫。

    “佛祖和道祖針對“道生萬物”的命題展開了辯論。佛祖發難說:“道生萬物,此道是有知還是無知?”道祖對答:“道為天地之法,怎能是無知呢?”佛祖抓住契機,質問道祖:“既然道是有知的,那他就應該只生善人,為什麼還要生出惡人呢……既然道不辨善惡,應該是無知的;既然無知,它又怎麼能生出萬物,怎能成為天地萬物效法的榜樣呢?”最後道祖在“道生萬物”的問題上被佛祖逼得啞口無言。”空慧闡述道,他不知道說了多少遍佛祖和道祖的對辯了,每一次都感慨萬千,一輩子下來也沒有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