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蛇 作品

第兩百八十八章 這世上,除死無大事!

    見女子仍然不理他,柳下輝一邊觀察她的一舉一動一邊說道:“大姐,我不知道你遭遇了什麼樣的困境,才產生了輕生的念頭,我也不是什麼心理學家,不知道該怎樣勸你。

    在你沒有開口說話之前,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

    這個故事大姐你或者聽說過,也或者沒聽說過,不管你聽沒聽說過,我都想借這個勵志的故事讓你打消輕生的念頭。”

    柳下輝說道:“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做潘濂,出生於我國海南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18歲時,迫於生計,父親託人將他送到了香港謀生。

    到了香港之後,潘濂最初在“坦達”號輪船上做學徒。

    1939年,二戰全面爆發,英國人為了應付的德國,開始在香港招募船員。21歲的潘濂與英國“貝洛蒙”號商船簽約,成為了船上的侍應生。

    在船上度過了三年多的時間後,潘濂乘坐的船遭到了德國人的襲擊。

    這是1942年11月23日,貝洛蒙號像往常一樣,在大西洋上為英國運送著戰略物資,結果被德國潛艇發現。

    第一枚魚雷襲來後,商船發生了爆炸,潘濂迅速棄船跳入了海中。之後,第二枚魚雷襲來,貝洛蒙號沉入了大海,船上大部分成員遇難。

    慌亂中,潘濂抓住了一塊木板,就這樣在漫無邊際的大海上漂流了起來。

    此時,潘濂陷入了絕望與迷茫;我該怎麼辦?如何才能回到陸地?如何才能夠逃出生天?”

    隨著故事展開,那女子聽沒聽進去不好判斷,倒是跟著柳下輝上樓的保鏢聽進去了,一個個都在腦補著要是他們遇到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才好?

    柳下輝繼續講道:“在海上漂流了幾個小時後,突然,奇蹟出現了,一艘救生筏漂了過來。潘濂拼命的遊向了救生筏,爬了上去。

    運氣還不錯,救生筏上有兩個小隔間,裡面還有兩個金屬箱子,箱子裡面有40升救命的淡水,一些牛肉乾、餅乾、罐頭和巧克力,另外,箱子裡還有一個手電筒和幾發信號彈。

    或許,這對於潘濂而言就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一陣喜悅過後,潘濂看到了生的希望,於是他開始有計劃的使用這些東西,每天只消耗一點點的食物。

    然而,熱帶地區的海面上,太陽暴曬,水分流失非常快。他必須要有足夠的淡水補充,否則很快就會脫水而死。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他把救生筏上的帆布綁在了四周的桅杆上,也算是搭了一個簡易的棚子。一來可以避免暴曬,二來也可以在下雨時收集淡水。

    此外,他開始結繩記日,所有的一切都變得非常有計劃。”

    講到這裡,柳下輝稍微停頓了一下,判斷女子應該是在聽,便繼續講道:“時間一天天過去,儘管潘濂每天只消耗少量的食物,但在第55天時,他的食物依然耗盡了。

    面對困境,潘濂早已經想好了辦法。

    首先,潘濂把已經沒電的手電筒拆開,然後用裡面的彈簧做了一個魚鉤。之後,他還把救生筏上的纜繩拆成一股一股的,搓成細小的魚線。

    另外,他還從救生筏的木板上找到了一些貝類生物,用它們當餌釣魚。

    第一次釣上魚來之後,潘濂曾經試著生吃這些魚肉,然而咱們中國人畢竟不是吃生魚片長大的,所以,生魚難以下嚥。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潘濂把釣上來的魚曬成了魚乾,這樣,既沒有魚腥味,也便於長期保存。

    既然能釣魚,為什麼不釣一條大魚呢?

    想到這兒,潘濂還從救生筏上取下來了一枚釘子,把釘子做成了魚鉤。

    後來,潘濂利用這枚魚鉤,然後用小魚做餌,成功釣上來了一條小鯊魚。一條大魚頂的上幾十條小魚,潘濂也把罐頭製作成了簡易的刀,把鯊魚切成了魚片掛了起來。

    淡水、食物都有辦法解決了,然而新的問題又來了――暴風雨!!!

    一場暴風雨過後,潘濂積攢多日的魚乾和淡水被無情帶走。”

    說到這裡,柳下輝問道:“大姐,這故事你聽說過沒有?”

    女子轉過頭來,這次終於說話了,問道:“後來呢?”

    柳下輝精神一振,繼續講道:“面對這一切,潘濂沒有絕望,他相信自己可以活下去。於是他開始重新收集食物和淡水,在這個過程中,潘濂還捕獲過落在木筏上的海鳥,生吃鳥肉,甚至直接咬斷它的脖子喝鳥的血液。

    可是,問題不僅僅這一個。

    因為在海上長時間得不到維生素,潘濂的身體開始浮腫,皮膚也開始潰爛。

    在無盡的煎熬和身體的疼痛中,潘濂依然沒有放棄,因為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念――活下去。”

    聽到這裡,女子喃喃自語:“活下去!”

    柳下輝講道:“也不知道在海上漂泊了多少天,潘濂看到了一艘商船。他拼命的呼救,商船也逐漸的靠近了他,然而當他們都能清楚的看到對方時,商船卻調頭開走了。

    後來,又有一次,一架米國的飛機發現了他,並且給他投了一個浮標做標誌。但不幸的是暴風雨來臨,不僅浮標沒了,就連自己的食物和淡水也得重新收集。

    這兩次對他的意志打擊非常大,但他還在堅持著……”

    女子自嘲的說道:“這樣的堅持又有什麼意思呢?”

    柳下輝眼睛越來越亮,繼續講道:“終於,意志、身體都已經到達極限時,潘濂看到了希望,海水顏色變了,已經接近陸地了。

    1943年4月6日,潘濂抵達巴西海岸,被一戶巴西漁民所救。

    此時,他已經在海上漂流了整整133天。”

    故事說完之後,柳下輝補充道:“大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無論是處在什麼樣的逆境當中,只要你不放棄,那一切就還有希望!”

    女子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說道:“沒希望了,他騙了我,他不再愛我了,我們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聽到女子這麼一說,柳下輝終於肯定了,眼前這女子應該是因為感情危機或者家庭破裂而萬念俱灰,最終產生了輕生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