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十三 作品

第1226章 十里長亭

    屋子裡沉悶的氣氛,終於在徐若西回來之後得到了緩解。聽說徐若西那邊有了收穫,我們也趕緊坐下來聽徐若西來介紹。

    徐若西把我早上給他的那個紙條放在桌上上,說道:“我運氣不錯,早上剛出去就碰上了一輛要出礦區的貨車,我搭了一段路到了鎮子裡。然後我問了一下,還真的在鎮子的敬老院找到了幾位老人,我給他們帶了禮物,詳細問了問關於這十里長亭蒙陽古道,還有那三

    陽燴麵香溢四方的情況。沒想到,我真的找對人了,他們中的一個,剛好是在縣上的檔案館退休的,對鎮子以及周邊的歷史,居然很有研究,而且他們也很樂意向我宣傳這段歷史……”

    我點點頭:“這麼說,還真的有這段歷史?看來那個李輕度沒有騙我們啊。那徐姐快說說,這是怎樣一段歷史?”

    徐若西點點頭:“其實歷史很簡單,那幾個老人跟我東扯西扯的,我總結了一下,無非就是在我們所在的礦區範圍,在清朝初期的時候,完全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那時候雖然這裡是山區,但是卻有一條通山的路,那條路繁華一時,名字就叫十里長亭蒙陽古道。”

    胖大海聽了一愣:“不會吧,就這裡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會有一條古道?還繁華一時?”

    我擺擺手:“都說了是大清朝的時候了,和現在肯定不可同日而語的。我想,昨晚我們跟著老管頭走過的那條路,算起來也有十來裡了吧,而且那條路我觀察過了,雖然現在已經荒廢了,但是顯然那條路的年代不會少,肯定就是所謂的十里長亭蒙陽古道。”

    徐若西說道:“沒錯。現在我們去的鎮子,原來的名字就叫做蒙陽鎮。所以那條路就是所謂的蒙陽古道完全是可能的。”

    胖子疑問道:“可是我們也沒見什麼十里長亭啊?”

    我說道:“這個我瞭解一點。在古時,由於交通工具比較單一,比較好的就是馬車了,即便是馬車,和現代的交通工具也比不了。所以在古道上,通常都會每隔固定的一段距離建有亭子,一來是作為計量道路里程,二來供過路的人來休息,或者是避雨之用。相信這條蒙陽古道也是一樣,只不過經過年代的變遷,那亭子未必還能保留到現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