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默 作品

第1115章 作者到底是誰?

    《東方快車謀殺案》的書評區,讀者都在討論誰是兇手。

    有讀者猜測,兇手可能是兩個人,可能是三個人……

    但是隨著小說情節的深入,眾人卻發現根本不是這樣。

    其實,列車上有很多當年被卡塞蒂害死幼女父母的親朋好友,他們精心策劃了謀殺案,共同實施了謀殺。

    這是一場團體謀殺案!

    波洛推理出了一切,整個過程精彩之極,令人拍案叫絕。

    但是波洛面臨這一個問題,他到底揭不揭發這些兇手?

    最終,波洛沒有揭發這些兇手,也沒有向警察揭發。

    這個結局的爭議很大。

    讀者們分成了兩個群體。

    第一個群體,支持波洛不說出真想。

    第二個群體,反對,因為他們無論出於什麼理由,他們畢竟殺死了人。

    “反對的那些人,你們還有良知嗎?那種十惡不赦的人也值得同情?”

    “沒錯,那種人就算死一萬次也不值得同情。”

    “這種人如果不死的話,不知道還要害死多少人。”

    “既然法律不能懲罰他,那就只能用其他辦法來了,只要正義能得到伸張就行。”

    很多人都在抨擊那些反對的讀者。

    當然,那些反對的讀者也有自己的理由。

    “如果全世界都這樣乾的話,那還要法律幹什麼?”

    “我們應該做的是用法律來保護自己,而不是踐踏法律。”

    “如果連法律都不能保護我們呢?”

    反對者無法回答。

    隨著爭議白熱化,《東方快車謀殺案》頓時變成了話題小說。

    這次挑戰賽,關注度最高的小說本來是《無罪釋放》,但現在卻成為了《東方快車謀殺案》。

    世界五大推理小說家也被這本小說吸引了。

    著名推理小說家“地獄審判長”評價:“《東方快車謀殺案》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小說中儘管通篇都在用第三人稱,但是實際作者卻通過波洛的眼光去看待整個事件,通過波洛的思考來聚焦,完成了敘事聚焦的轉變……”

    “其次是小說人物的塑造非常成功,波洛這個人有著超乎常人的固執,始終保持著自己的處事原則,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他一旦開始調查案件絕對不會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