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 作品

第431章:蘇州

  朱英喝了口茶水,便就開口問道。

  藍田聞言,頓時心中明白,接下來對自己就非常的重要了。

  嚴格點來說,跟自己的前途,有著很大的關聯。

  若是說自己在蘇州治安司的這些作為,不能得到太孫殿下的滿意,可能再想進一步,就非常的艱難了。

  只是太孫殿下來得過於直接,藍田這裡,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準備,甚至從未想到過彙報的事情,也就只能現場來講述了。

  看著藍田的沉思,朱英沒有催促,而是靜靜的等待著藍田的開口。

  思索了許久後的藍田,終於是在心裡頭梳理清楚,便就開口說道:

  “臣初入蘇州城內的時候,對於治安司的職能比較陌生,所幸得殿下親手寫下的章程。”

  “入城之後,蘇州知府這邊,倒是沒有什麼不配合的地方,包括治安司的衙門,也算是選了一個比較不錯的位置,在各方面上,蘇州知府楊幼文,沒有要拖沓的意思。”

  “唯一遇到的問題,便就是這城裡的商戶,地主豪紳一流,他們多數是聯合起來,壓制百姓,有案情不準上告。”

  “甚至是暗中調集護衛,隱約有對抗之意。”

  “臣做的第一步,便就是去摸清蘇州城內,大戶們的底細。”

  “說起來慚愧,臣的弟兄們,在這一塊毫無建樹,最後還是請群英商會幫忙,這才掌控了一些大戶的底子。”

  “臣擔心引發譁變,也不好一下子做得太過,便就在清楚他們中間的矛盾後,拉一派,打一派,便就在這蘇州城裡,慢慢的展開了拳腳。”

  藍田講述得很是清晰,治安司在這裡一步步的發展,包括遇到的問題,如何解決。

  等到解決了這些問題後,又是怎樣去開展本身的職責。

  朱英聽完之後,點點頭,表示認可。

  藍田對於朱英來說,可謂是嫡系部隊。

  不管說是皇帝,亦或是太孫,都是需要人,去幫忙自己管理。

  所以在選拔賢才上,能夠正確的貫徹自己的思想,才是最佳的人員。

  而藍田在這一點上,就做得非常出色。

  可以說是完全的按照朱英所制定的章程,在嚴格的執行。

  當然,就現在而言,還只是藍田的一面之詞,到底是不是這麼一個情況,還需要多方面的驗證。

  其實就蘇州而言,不管是說治安司的加入,還是說蘇州官府本身,都屬於朝廷的一個重點監察區域。

  主要的問題,並沒有出在官府這邊,而是出在地方大戶這裡。

  在這裡的所有大戶宗族,幾乎可以說是都參與經商,街道上的鋪面,多數都掌控在這些大戶們的手中。

  哪怕是田產這塊受到很大的打擊,也很難說動搖他們本身的龐大基礎。

  朱英沉思一會道:“漕運那邊,可是有什麼眉目了。”

  蘇州府最大的暴利所在,就是漕運了。

  尤其是在鹽官這塊,越發如此。

  借水道之便利,販賣私鹽者眾多,像張士誠,就是蘇州這邊的鹽販出身。

  朱英直達蘇州這裡,有兩個目的。

  首先就是對治安司的考校,目前來看,效果還是不錯,至少表面上的一些貪腐,將會被逐漸的杜絕。

  第二個目的,就是要打造蘇州造船廠。

  在蘇州這裡,因為河道水系發達,所以來往的船隻特別多。

  有需求,自然就有與之相對形成的一個集體。

  比如船伕,這些善於水性的工人。

  還有最為重要船工。

  就整個江南一帶,在許多大戶宗族的手裡,都掌控著對於打造船隻,技藝精湛的工匠。

  河船和海船,雖說是要求不同,但殊途同歸。

  畢竟最早的海船,就是由打造河船的工匠製造出來。

  朱英的想法,就是要推動整個大明的海上貿易。

  而想要開造船廠,首先避不開的,就是漕幫。

  這個時期的漕幫,和滿清時期的漕幫,有著很大的區別。

  滿清時期,那是真正的幫派組織。

  而現在的漕幫,背後的掌控者,都是那些大戶宗族。

  聽到太孫殿下說起漕運,藍田只能無奈抱拳道:“回稟殿下,漕運這邊,臣還未能有所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