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 作品

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安南!

  朱英大聲說道,聲音在操練徘徊。

  良久,三千將士無一人有所動作。

  這三千將士,與其說是從玄甲衛挑選出來,還不如說是玄甲衛主動報名。

  在挑選前,朱英就已經傳下話來,這次去安南的將士,將會一直鎮守安南,再不會返回大明。x

  當然,這般條件下,去安南的待遇也很高。

  首先便是田地配給,根據級別不同,最低的將是也會有八十畝良田的待遇。

  而後就是承若,所有將士的單身問題,會由官府解決。

  還有其他的,比如老兵退役的待遇,在安南直接享受。

  包括現在每月的軍餉,也會得到提升。

  朱英很清楚,想要真正意義上的掌控安南,便只有一個辦法。

  就是像雲南沐家一般,長期不斷的鎮守教化,才能夠徹底的解決土司問題。

  這個教訓,在後世很是明顯。

  就現在而言,安南受到的漢文化影響,遠比雲南要來得更為深遠一些。

  從秦始皇平定嶺南直至五代十國時期,安南一直屬於中原王朝的直屬領土。

  直至宋朝,安南獨立。

  安南偏離中原王朝政治文化中心,除了被貶的官員和被流放的犯人,沒有人願意舉家搬遷到地處南疆的安南。

  也是這個原因,所以導致安南本地的文化特性很強,雖說漢話屬於官話,但土司佔據主流旋律。

  對比雲南,安南的優勢很大,除了文化上,在土地上也是。

  安南核心區所處的紅河三角洲,海拔很低,土地肥沃,稻田縱橫,是典型的農耕地區,是中原王朝最喜愛的土地類型。

  雲南核心區的雲貴高原,海拔接近兩千米,土地資源更多適用於耕牧結合,而更適合遊牧民族。

  換言之,中原王朝對安南的土地的興趣,要大於對雲貴高原的興趣。

  其次是交通上,兩個地區距離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可謂半斤八兩,雲南由於需要穿越雲貴高原,實際上的通行難度更大。

  但到後世,沐英一家鎮守的雲南,最終成為不可缺割的一部分,而安南,在朱棣手中短暫恢復建省,依舊徹底分開。

  所以朱英非常清楚,要想真正的收復安南,將其作為大明後花園的糧食基地,就必須不斷有人過去。

  所以挑選的將士,不僅僅是面前的三千人,包括另外的四萬七千人,都是以單身漢為主。

  把安南的土地分給五萬將士,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讓這些將士們世世代代的鎮守安南。

  加上以劉勝,李秀才為主的教化團隊,以漢文化對安南土司的培養,達到大面積漢化的可能。

  到了那個時候,安南將會是中原王朝真正不可或缺的一省。

  看著面前不動的三千將士。

  朱英再次大聲道:

  “你們前去,代表著我大明,本王為你提高了軍餉,許諾了土地,還答應給你們安排成家。”

  “爾等作為本王親衛,此次五萬大軍中,最差的也是擔任小旗官。”

  “在這裡,我要給你們重新立下規矩。”

  “不管是在大明境內,還是到安南境內,管束好你們手下的兵,對於百姓須秋毫無犯,尤其是到了安南,不得接受任何人的錢財物品。”

  “雖然你們身處他鄉,但在心裡一定要記清楚了,你們是本王的親衛,你們是大明的將士,你們的忠誠,將永遠的奉獻給大明。”

  “或許對於安南,你們很陌生,甚至大多數人,都沒聽過這個名字,只知道那是很遠很遠的地方。”

  “但你們也要記得,不管你們在哪裡,大明永遠是你們最堅強的後盾。”

  “若是有誰不服我大明王化,用你們手中的刀劍告訴他們,什麼叫煌煌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