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 作品

第129章:大明農業的未來

  但是有一點,現在的大明,可不是朱棣靖難之後的大明,所有的藩王們手裡都掌握有兵權。

  雖然不多,少則數千,多則上萬,九大邊疆塞王也是三萬封頂。

  龐大的軍隊體系,開始被皇室成員所掌控。

  朱棣之後,這些藩王子嗣們,在被謀奪軍權,甚至不允許從軍,當官,經商等等,在經濟上給予一定的提高。

  這才有了家裡瘋狂造娃,朱家子孫數百萬的情況。

  朱英並不是一個迂腐之人,秦王和晉王對於他,曾經只是在概念中,哪有這麼快就親密無間,其中有些刻意的成分。

  不過感受到兩個叔叔對自己的好,或許跟老爺子有關,但終究是有很強的血脈聯繫。

  況且他也需要兩位叔叔的鼎力相助。

  “二哥,你這次去四川鎮壓叛亂,可是要小心一些,蜀地多水,火器容易受潮。”

  朱棡此刻已然有些微醺了,大大咧咧的對著二哥朱樉說道。

  好像這事大侄子同意後,就連諭旨都已經送過來了,渾然不覺這事還沒傳達到老爺子那裡去。

  “三弟放心,就那些蠻子,別說火器,便是千騎也能將他們殺得七零八碎,不過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幾口酒下腹,朱樉也開始意氣風發起來,完全沒有了最初被禁足的頹廢心情。

  朱英無語,這酒喝的,就像是秦王朱樉,明日就要出征,今日壯行一般。

  他還以為兩人的酒量很大,結果兩人各自才喝了一斤出頭吧,就已經就這般姿態了。

  現在他們所喝的白酒,是從朱英那裡拿過來的,在度數上和普通的白酒倒是沒太多區別,只是提純的技術要好些。

  所以顯得更加的醇香。

  早就在蒙元時期,白酒蒸餾技術就已經出現,造型、高度與現在使用的白酒甑鍋非常相似。

  所以大明如今的酒的度數,跟後世的白酒相差不大。

  朱英的酒量不差,畢竟是在西域,大漠,草原那邊混了不少的時間。

  那邊好喝酒,朱英身子骨也扛得住,少說四五斤白酒下去,也能面不改色。

  當聽到朱棡和朱樉聊起帶兵使用火器的時候。

  哪怕是他已經去了火藥司,甚至在製造火繩槍,依舊不由產生一些違和和割裂感。

  這是受到了後世的影響,在後世的很多影視中,明清時期的戰爭,都是以冷兵器長槍大刀為主。

  其實就如今的大明,對標海外,目前英法的百年戰爭,都已經快打到了第二階段末期。

  槍炮的萌芽,已經在如今英法戰爭中,開始逐漸展露萌芽。

  文藝復興在這個時候也已經開始。

  受到戰爭的影響,如今的歐洲列國,對槍炮已經開始逐漸重視起來。

  而文藝復興帶來的思想改革,也為後世諸多學科開始奠基。

  現在的大明對於火器運用嫻熟,這才是明初真正的大明景象。

  明末戚繼光抗倭的時候,所打的大小戰役,在火器的運用上,其實跟後世的近現代打仗,已然沒有太大的區別了。

  只是火器到了滿清手裡,有被壓制了一手,加上滿清混亂的制度,導致火器技術反而在退後。

  要知道,滿清時期的乾隆和華盛頓,可都屬於同一個時代。

  就在叔侄三人,喝酒聊天時。

  馮勝受到朱元璋的指令,已經來到了女婿朱橚周王府。

  此刻的朱橚,正在書房裡奮筆疾書,記錄分析一些關於草藥的特性。

  早在之前,被朱元璋禁足在京師,閉門思過的那兩年,朱橚已經初步完成了《袖珍方》的編撰。

  去年即洪武二十四年十二月返回封地後,朱橚就已經完全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每天都是在探索草藥的過程中渡過,這也導致他跟兒子們的關係越來越差。

  長子朱有燉掌管藩地,對其已經很是不滿。

  但朱橚對這些已經完全不在乎。

  “殿下,宋國公來訪。”

  京師裡的老管家,進了書房後,看到周王正在思索,卻也沒辦法,只能出聲打擾。

  他知道若是等候的話,估計到了日落時分,周王殿下都不見得會停下來。

  這麼輕呼一聲,顯然沒有引起沉醉其中朱橚的注意。

  老管家無奈,只能上前再次說道。

  朱橚聞言,這才有些迷糊的說道:“岳丈大人來了?他怎麼來了,他不應該是在山西那邊練兵嘛。”

  “殿下,宋國公已經在大堂等候了。”老管家再次提醒到。

  朱橚點點頭,有些留戀的看向書案上的典籍,隨著老管家一起去前院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