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子爭先 作品

第一百二十九章 北地豪傑共擊之!(6k)

兩騎一路東行,過虎牢,臨廣武,入河內。

故地重遊,山河依舊。

劉備倒是有頗多感慨。

原來自他們當日西來,眨眼之間已然過了兩年。

兩人入了河內,旁的地方都還不曾去,先是來到了一處偏僻院落。

將馬栓在門外,兩人小心翼翼的推門而入,似是怕驚擾了院中人。

這兩年高順時常會回這裡打掃,加上之前曾有一位雒陽城中的大人物也曾悄悄來過,故而此處如今已然被司馬家當成了一處禁地,時常會派人照拂一二。

雖是空置數年,可院中依舊整潔,如當年他們離去之時一般。

院中並無多餘之物,一棵老槐樹,幾年不見,反倒是長的越發茁壯。

枝繁葉茂,想來若是不受戰火波及,日後定然能比他們活的更長久。

在院落正中,並立著兩座墳冢。

兩人來到墓前,見墓側擺著幾個空了的酒罈。

劉備將帶來的酒水取出,笑道:“看來段公已然來過了。難怪我之前在雒陽時詢問他可有話要我帶給李伯時他不發一言。原來是悄悄自己跑來了。”

關羽幫劉備將酒水上的泥封拍開,“想來段公是有些話想要自己對李伯說。不好要兄長代勞。”

“是了。”劉備點了點頭,“有些心裡話,旁人代為言說,終究不如自己親自來說。”

他稍一停頓,“更何況是如段公這般驕傲的人,那些軟弱言語想來是不想旁人知道的。”

他盤坐在墳前,關羽站在他身後。

劉備緩緩傾倒著手中的酒水,口中則是說著他們自河內離開後所遇到各種趣事,所見的世間豪傑。即便是再小的事情他也要提上一嘴。

有風略過,吹的墳前長出的青草前後搖動,如同墳中人聽過了他的絮絮低於語,正在頻頻點頭。

自日中直到日落,劉備言語已盡,手中的酒罈也空了下來。

他站起身來,拂了拂衣袖,輕聲笑道:“李伯,這次來的匆忙,帶的酒水不多,下次定然給你準備更好的故事與好酒。”

他與關羽各自行了一禮,後退著走出院子。

墳前酒漬未乾,緩緩滲了下去。

兩人走出門外,牽馬在手。

劉備忽然道:“雲長可有所惑?為何來了河內我要先來此處?”

“羽無所惑。”關羽笑道,“若是先去了旁處,羽反倒是要迷惑兄長是不是變了。”

劉備大笑。

良久之後他才停下笑聲,看向關羽,言語之間帶著些感慨,“雲長,人總是會變的。越是登高越是如此。人非聖人,誰人不貪美色,戀權勢,圖富貴?只不過是能以本心壓下慾望罷了。”

“我自然也是凡人,所以便要在心中刻意留下一處淨土。”

“時刻自勵,莫忘初心。”

關羽如有所悟。

劉備笑了一聲,翻身上馬,“走了,接下來咱們還要去見見司馬公。”

……

自打當日李大被劉備等人教訓之後就安穩了許多,加上失了手中的寶劍,再也不敢來尋司馬直的麻煩。

李二時常來和司馬直請教學問,倒是有了一副棄農學文的跡象。

司馬直門前也清淨了許多,平日裡讀書種菜,倒也是自得其樂。

劉備二人來到司馬直門前,他看了眼腰間的長劍,笑道:“如今想想當日咱們買下這李大的長劍,到底還是讓他虧了些。”

“咱們是厚道人,不可讓人家平白虧損,雲長可去看看李大這些日子可還有做惡事。若是有,隨便出手教訓一頓,留下他一口氣也就是了。若是沒有,那便給他留下些銀錢,也算是咱們對他的一些補償。”

關羽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自家兄長時常掛在嘴邊的言語便是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

劉備上前敲門,自有守門的老僕將他迎了進去。

司馬直此時正彎著腰在侍弄他院中那處菜園。

見劉備進來,連忙起身迎了過來,笑道:“不過短短數年不見,玄德如今倒是名聲不小了。”

劉備連忙彎腰行禮,“司馬公說笑了。”

河內雖然相距雒陽算不得遠,可劉備的名頭卻也沒有大到可以傳揚到河內。

只不過這兩年高順在幽並邊界到處宣揚劉備之名,加上司馬直與高順是好友,所以劉備在雒陽做下的事情司馬直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

司馬直將劉備迎入屋中,兩人相對而坐。

僕人送上一碗熱湯。

司馬直笑道:“玄德如今不在雒陽,如何又來了河內,莫非是外放為官?”

劉備喝了口熱湯,將鮮卑之事和司馬直說了一番。

“原來是要應對鮮卑。”司馬直點了點頭,隨後嘆息一聲,“我聽延之說過,如今鮮卑氣勢正盛。陛下不該此時出兵的。”

劉備知道司馬直一直認為靈帝頗為聖明,所以他只是笑道:“想來陛下也有他的苦衷。”

“不說此事了,我本就是個弱質文人,不通兵事。玄德此行倒是要小心些。雖說戰場建功重要,可自家性命也要顧及一二。”司馬直叮囑一聲。

劉備含笑點頭,“備曉得。”

“司馬公如今還無意出仕?”

“如今黨錮未解,宦官當道,我不過是不願束手於宦官之下罷了。”司馬直笑道。

劉備也不再勸,司馬直有出仕之心,如今引而不發,不過是時機未到。

兩人又談了些雒陽之中的人與事,劉備告辭離去。

司馬直起身來到院中,目送著劉備離去。

他嘆了口氣,看向院中。

如今見到這滿身志氣的年輕人,他在想著是不是也該出仕做些事了。

年歲漸老,歲與日遲,而時不待我。

…………

幽並邊界之地歷來不安穩,一來鮮卑等異族不時南掠,攻打郡縣,劫掠人口,邊地之人整日擔驚受怕,食不果腹。

二來邊地之人多是輕勇好武,稍有仇怨便要拔刀相向,其中犯下律法之人,有些逃遁到鮮卑,為虎作倀,有些則是跑到延邊異族與漢人聚集之地,上山落了草,成了匪患。

邊地多禍患,朝廷也不易兼顧,自然而然的也就讓賊人生根發芽發展壯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