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五百五十六章 山上何物最動人

    盧白象點點頭,這麼講也說得通。

    大驪鐵騎一路南下,覆滅王朝藩屬無數,在各地禁絕大小淫祠更是多達數千座,搗毀金身神像無數。

    而北嶽魏檗,是如今唯一收到大驪戶部贈送百餘顆金精銅錢的山君正神。

    其餘四位寶瓶洲新山君,暫時都無此殊榮待遇。

    在自己屋子那邊,朱斂與鄭大風各自飲酒,哪怕渡船如今還位於北嶽地界,可這幅魏檗打造出來的山水畫卷,仍是無法維持太久。

    朱斂問道:“有事?”

    鄭大風點點頭,說道:“崔老爺子突然想要帶著裴錢走一趟蓮藕福地,我沒說不行,但也沒立即答應。只能推說如今魏檗不在披雲山,有那桐葉傘,也進不去。”

    朱斂思慮片刻,沉聲道:“答應得越晚越好,一定要拖到少爺返回落魄山再說。若是走過了這一遭,老爺子的那口心氣,就徹底撐不住了。”

    鄭大風撓撓頭,感慨道:“一定要陳平安見上最後一面嗎?我怎麼覺得只會徒增離愁。崔老爺子故意在這個時候開口,其實也有自己的意願在裡邊。”

    朱斂無奈道:“還是見一面吧。”

    鄭大風問道:“賠錢貨那邊?”

    朱斂搖頭道:“一個字都別提。”

    鄭大風坐在小板凳上,瞧著不遠處的山門,春暖花開,和煦日頭,喝著小酒,別有滋味。

    山上何物最動人,二月杏花次第開。

    一路瘸拐登頂,眺望東邊的小鎮,北邊的郡城,又有稀稀疏疏的三更燈火伴月明。

    鄭大風就喜歡在這樣寡淡的日子裡邊,一天又過一天。

    而且他也期待將來的落魄山,住下更多的人。

    若是水靈女子多一些,當然就更好了。

    朱斂笑道:“山上那邊,你多看著點。”

    鄭大風提起酒壺,指了指山門那邊,說道:“這不正看著的嘛。溜上山一隻母蒼蠅,都算我鄭大風不務正業!”

    ————

    獅子峰,神仙洞府內。

    陳平安一身血肉模糊,奄奄一息躺在小舟上,李二撐蒿返回渡口,說道:“你出拳差不多夠快了,但是力道方面,還是差了火候,估摸著是以前太過追求一拳事了,武夫之爭,聽著爽利,其實沒那麼簡單,別總想著三兩拳遞出,就分出了生死。一旦陷入僵持局面,你就一直是在走下坡路,這怎麼成。”

    陳平安微微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其實第一次喂拳之後,李二就察覺到了陳平安的拳意瑕疵,第二次,就由著陳平安先出拳百次,他不還手,然後只出一拳,也不打得太重,要求只有一個,撐得住不倒下即可,隨後陳平安那一口純粹真氣不能墜,下一個百拳,拳意更不能往下減少太多,他李二一些個故意露出的破綻,若是陳平安無法強提一口氣,循著破綻迅猛出拳,那他李二就不客氣了,那一拳,挨在身上,任你是遠遊境武夫,都要覺得生不如死。

    今天是第三場喂拳,李二又換了一種路數,各自出拳,陳平安傾力,他拳出一半,停拳之時,詢問陳平安死了幾次。

    陳平安給出確切答案後,李二點頭說對,便打賞了對方十境一拳,直接將陳平安從鏡面一頭打到另外一端,說生死之戰,做不到捨生忘死,去記住這些有的沒的,不是找死是什麼。所幸這一拳,與上次一般無二,只砸在了陳平安肩頭。浸泡在藥水桶當中,白骨生肉,算得了什麼遭罪,碎骨彌合,才勉強算是吃了點疼,在此期間,純粹武夫守得住心神,必須故意放大感知,去深切體會那種筋骨血肉的生長,才算有了登堂入室的一點小本事。

    渡口建造了一棟粗糙茅屋,陳平安如今就在那邊療傷。

    李二覺得自己喂拳,還是很收著了,不會一次就打得陳平安需要修養好幾天,每天給陳平安哪怕療傷完畢,還是攢下了一份疼痛“餘著”,第二次喂拳,傷上加傷,要求陳平安每次都穩住拳意,這就等於是以逐漸殘破的武夫體魄,維持原先的巔峰拳意不墜絲毫。

    李二沒說做不到會如何。

    反正陳平安做到了。

    天底下沒那麼多複雜的事情。

    至於換成別人,如此喂拳行不行,李二從來不想這些問題。

    一來他懶得教,再則同樣一拳下去,陳平安可以沒有大礙,不耽誤下一次喂拳,尋常人就是個死,還教什麼教。

    李二沒有說陳平安做得好與不好。

    反正最終能吃下多少拳,都是陳平安的自家本事。

    李二撐船到了渡口,陳平安已經掙扎起身。

    李二說喂拳告一段落,欲速則不達,不用一味求多求重,隔個三兩天再說。

    何況他得下山去鋪子那邊看看。

    陳平安詢問自己休養過後,能不能去山腳住個一兩天。

    李二笑著說這有什麼行不行的,就當是自己家好了。

    李二率先下山。

    陳平安蹲在渡口旁邊,忍著不止在體魄傷勢更在於神魂激盪的疼痛,輕輕一掌拍在船頭,小船驟然沉入水中,然後砰然浮出水面,這一去一返,船內血跡便已經清洗乾淨。

    這才去往茅屋,還得提水燒水,每走一步,都是煎熬。

    陳平安第二天清晨時分,換上一身潔淨衣衫,也下了獅子峰。

    布店剛剛開門,陳平安去吃過了一頓早餐,便幫著柳嬸嬸招徠生意。

    看得婦人大開眼界,竟是與一個晚輩學到了好些生意經。

    一些個原本與婦人吵過架黑過臉的街坊鄰居,如今路上瞧見了婦人,竟是多了些笑臉。

    婦人一邊喜歡,一邊憂愁。

    這麼好的一個後生,怎麼就不是自家女婿呢?

    於是當李柳姍姍來遲,回到家中,就看到了那個正與客人們熱絡賣布的年輕人。

    李柳愣了一下。

    她剛跨過門檻,就給她孃親偷偷伸出兩根手指,在李柳那纖細腰肢上輕輕一擰,倒也沒捨得用力,到底是女兒,不是自己男人,婦人埋怨道:“你個沒用的東西。”

    李柳笑眯起眼,柔柔弱弱,到了家中,從來是那逆來順受的李槐姐姐。

    有了陳平安幫忙攬生意,又有李柳坐鎮鋪子,婦人也就放心去後院灶房做飯,李二坐小凳上,拿著竹筒吹火。

    趁著店裡邊暫時沒客人了,陳平安走到櫃檯旁邊,對那個站在後邊打算盤的李柳,輕聲說道:“好像讓柳嬸嬸誤會了,對不住啊。不過李叔叔已經幫著解釋清楚了。”

    李柳抬起頭,笑道:“沒事。”

    陳平安鬆了口氣。

    陳平安猶豫了一下,放低嗓音,笑問道:“能不能問個事兒?”

    李柳輕輕打著算盤,對著她孃親筆下好似一部鬼畫符的賬本,算著布店這些日子的收支細目,抬頭微笑道:“林守一和董水井,我都不喜歡。”

    陳平安有些驚訝,本以為兩個人當中,李柳怎麼都會喜歡一個。

    只不過喜歡誰不喜歡誰,還真沒道理可講。

    李柳笑問道:“之所以沒有留在獅子峰上,是不是覺得好像這麼座誰也不認得你的市井,更像小時候的家鄉?覺得如今的家鄉小鎮,反而很陌生了?”

    陳平安斜靠櫃檯,望向門外的街道,點點頭。

    李柳不再說話。

    沉默片刻,李柳合上賬本,笑道:“多掙了三兩銀子。”

    陳平安依舊斜靠著櫃檯,雙手籠袖,微笑道:“做生意這種事情,我比燒瓷更有天賦。”

    李柳問道:“清涼宗的變故,聽說了?”

    陳平安點點頭,“乘坐渡船趕來獅子峰的路上,在邸報上見過了。”

    吃過了晚飯。

    陳平安就告辭上山,沒有選擇在李槐屋子休息過夜。

    婦人幽幽嘆息,轉頭見李柳沒個動靜,用手指一戳閨女額頭,“犯什麼愣,送人家一程啊。”

    李柳望向李二。

    李二不動如山。

    婦人哀嘆一聲,唸叨著罷了罷了,強扭的瓜不甜。

    李柳嫣然一笑,李二咧嘴一笑。

    婦人瞪了李柳一眼,“李槐隨我,你隨你爹。”

    陳平安到了獅子峰之巔,走過了山水禁制,來到茅屋,閉目養神靜坐片刻,便起身去往渡口,獨自撐蒿去往湖上鏡面,脫了靴子留在小船上,捲了袖子褲管,學那張山峰打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