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劍去往祖師堂

    這一晚陳平安喝了足足兩斤多酒,不算少喝,這次還是他睡在上次借宿的屋子裡。

    第二天陳平安多是陪著老嬤嬤曬太陽,閒聊。本該第三天就該動身啟程的陳平安,又給老嬤嬤極力挽留,多待了一天。

    拂曉時分,秋雨綿綿。

    陳平安又戴上斗笠,在古宅門口與三人告別。

    拗不過老嬤嬤說秋雨瞅著小,其實也傷身子,一定要陳平安披上青蓑衣,陳平安便只好穿上,至於那枚當年洩露“劍仙”身份的養劍葫,自然是給老嫗裝滿了自釀酒水。

    離別之前,老嬤嬤又站在屋簷下,握住陳平安的手,“別嫌老嬤嬤話多嘴碎,以後就不願意來了。”

    陳平安輕聲道:“怎麼會,我好酒又嘴饞,老嬤嬤你是不知道,這些年我想了多少次這兒的酒菜。”

    老嬤嬤低頭抹淚,“這就好,這就好。”

    陳平安扶了扶斗笠,輕聲告辭,緩緩離去。

    走出去一段距離後,年輕劍客驀然之間,轉過身,倒退而行,與老嬤嬤和那對夫婦揮手作別。

    老嬤嬤喊道:“陳公子,下次可別忘了,記得帶上那位寧姑娘,一起來這兒做客!”

    陳平安微微臉紅,高聲道:“好嘞!”

    雨幕中,竹斗笠,青蓑衣,年輕人的背影漸漸遠去。

    老嫗感傷不已,楊晃擔心她耐不住這陣秋雨寒氣,就讓老嫗先回去,老嫗等到徹底看不見那個年輕人的身影,這才返回宅子。筆趣庫

    婦人鶯鶯嗓音輕柔,輕輕喊了一聲:“夫君?”

    然後她便有些羞愧,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致歉道:“夫君莫怪鶯鶯俗氣市儈。”

    她心中那個念頭,隨即煙消雲散,喃喃道:“哪裡好讓陳公子分心這些瑣事,夫君做得好,半點不提。我們確實不該如此人心不足的。”

    楊晃握住她的一隻手,笑道:“你也是為我好。”

    婦人突然心情好了起來,笑道:“夫君,好人一定會有好報,對吧?”

    楊晃說道:“別的好人,我不敢確定,但是我希望陳平安一定如此。”

    婦人鶯鶯嫣然一笑,“突然覺得陳公子只是來家中做客喝酒,就很開心了。”

    楊晃嗯了一聲,感慨道:“入秋時節,卻如沐春風。”

    雨幕中。

    陳平安稍稍繞路,來到了一座綵衣國朝廷新晉納入山水譜牒的山神廟外,大踏步走入其中。

    秋收時節,又是一大早,在一座淫祠廢墟上建造出來的山神廟,便沒有什麼香客。

    陳平安摘了斗笠,甩了甩雨珠,跨過門檻。

    不再刻意遮掩拳意與氣機。

    本地山神立即以現出金身,是一位身材魁梧披甲武將,從彩繪神像當中走出,惴惴不安,抱拳行禮道:“小神拜見仙師。”

    陳平安微笑道:“多有叨擾,我來此就是想要問一問,附近一帶的仙家山頭,可有修士覬覦那棟宅子的靈氣。”

    既不是綵衣國官話,也不是寶瓶洲雅言,而是用的大驪官話。

    如今熟稔大驪官話,是所有寶瓶洲中部山水神祇必須該有的,山神笑容尷尬,正要醞釀一番得體的措辭,不曾想那個氣象嚇人的年輕劍仙,已經重新戴上斗笠,“那就有勞山神老爺照拂一二。”

    這尊山神只覺得鬼關門打了個轉兒,立即沉聲道:“不敢說什麼照拂,仙師只管放心,小神與楊晃夫婦可謂鄰居,遠親不如近鄰,小神心裡有數。”

    陳平安抱拳離去前,笑著提醒道:“就當我沒來過。”

    這位被綵衣國朝廷正統敕封,負責坐鎮這塊風水寶地的新山神,趕緊點頭,心中瞭然。

    如果不夠聰明,光靠生前功勳和死後陰德,是沒本事爭搶到這塊香餑餑的,神祇統轄一地山水,實則與官場攀爬無異。

    陳平安離開山神廟。

    山神在大殿內緩緩徘徊,最後打定主意,那棟宅子以後就不去招惹了,靈氣再多,也不是他可以分一杯羹的。

    陳平安去了綵衣國胭脂郡,在城門那邊遞交關牒,是一份讓魏檗弄來的嶄新戶籍譜牒,當然還是大驪龍泉郡人氏。

    一路詢問,總算問出了漁翁先生的宅子所在地。

    是一條唯有雨聲的靜謐小巷。

    陳平安叩響門環。

    很快走出一位神色木訥的瘦高少年,見到了陳平安後,少年猶豫不決,似乎不敢確定陳平安的身份。

    陳平安笑著打招呼道:“趙樹下。”

    少年驚喜道:“陳先生!”

    陳平安點點頭,打量了一下高瘦少年,拳意不多,卻純粹,暫時應該是三境武夫,但是距離破境,還有相當一段距離。雖然不是岑鴛機那種能夠讓人一眼看穿的武學胚子,但是陳平安反而更喜歡趙樹下的這份“意思”,看來這些年來,趙樹下“偷學”而去的六步走樁,沒少練。

    少年正是當年那個手持柴刀死死護住一個小女孩的趙樹下。

    趙樹下關了門,領著陳平安一起走入宅子後院,陳平安笑問道:“當年教你那個拳樁,十萬遍打完了?”

    趙樹下有些赧顏,撓頭道:“按照陳先生當年的說法,一遍算一拳,這些年,我沒敢偷懶,但是走得實在太慢,才打完十六萬三千多拳。”

    陳平安問道:“可曾有過對敵廝殺?或是高人指點。”

    趙樹下搖頭道:“不曾。”

    陳平安釋然,若是趙樹下有過多場生死一線的磨礪,拳意嫻熟,打磨得沒了稜角,出拳就會越來越快,這麼多年下來,怎麼都不該只有十六萬拳,可如果沒有,那就只能是緩緩出拳,滴水穿石,拳樁自然很難走得快起來。但是這種慢,陳平安不擔心,拳意在身,就像老嬤嬤遞過來的那碗酒,只要端得平,酒水怎麼都跑不掉,點點滴滴,拳意都在身上。可如果是心思懈怠,那拳意就會輕浮,酒水四濺,渾然不覺,以後就很難熬過三境的那道大關隘,武夫破三境瓶頸,從煉體三境躋身煉氣三境,極難,陳平安吃過大苦頭,朱鹿當年就是自己熬不過去,靠著楊家藥鋪的藥膏才堪堪破境,而楊老頭新收的女弟子,就是全靠自己熬過去,然後同樣是女子武夫,卻有了雲泥之別的武學前程。

    趙樹下帶著陳平安到了僻靜後院,儒衫老人和一位眉眼靈秀的少女並肩站在簷下。

    趙樹下笑道:“陳先生來了!”

    陳平安摘了斗笠,抱拳笑道:“見過漁翁先生。”

    然後望向歲數剛剛能算是少女的趙鸞,“鸞鸞,好久不見。”

    滿頭白髮的老儒士一時間沒敢認陳平安。

    變化是在太大了。

    雖說確實一別很多年,可老儒士還是很難將眼前這個身材修長、容貌清雅的年輕男人,與當初那個竹箱少年的形象重疊在一起。

    倒是當年那個“鸞鸞”,滿臉淚水,哭哭笑笑的,嗓音微顫喊了一聲陳先生。

    對於陳平安。

    她如何感激和想念都不為過。

    這些年來,便一直想著那個他,心心念念,修行路上的所有枯燥、磨難和委屈、開心,她都會想起當年那個人。

    哥哥趙樹下總喜歡拿著個笑話她,她隨著年紀漸長,也就越來越隱藏心思了,省得哥哥的調侃越來越過分。

    趙樹下性情沉悶,也就在無異於親妹妹的鸞鸞這邊,才會毫無掩飾。

    四人一起坐下,在古宅那邊重逢,是喝酒,在這邊是喝茶。

    茶水中孕育著絲絲縷縷的靈

    氣,這也是為了趙鸞的修行,修道之人,天賦越好,行走越順,衣食住行,越是消耗金山銀山。

    當年一起在胭脂郡城內斬妖除魔的漁翁先生,姓吳,名碩文,是位儒家老修士。陳平安對其唯有敬重,不然也不敢將趙樹下和鸞鸞託付給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