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二百七十七章 城頭兩人四境三戰

    ————

    一步跨入劍氣長城後,寧姚心中一凜,但是很快釋然。

    原來她帶著陳平安跨過倒懸山鏡面後,不是出現在納蘭老頭和師刀道姑那扇大門附近,而是直接來到了劍氣長城的城頭,直接省去了穿越城池和登上城頭的那兩段漫長路程,但是如此一來,陳平安估計就要遭罪了。

    果不其然。

    突兀來到城頭的陳平安,滿臉漲紅,然後臉色鐵青,最後渾身顫抖。

    可是陳平安的眼神,始終清澈,古井不波。

    之前那次是太過措手不及,如今有了心理準備,即便是一步登天,直接來到了劍氣最盛的城頭,陳平安對於吃苦一事,實在是太熟稔,無非是重返落魄山竹樓二層而已,只要不是當場暴斃,陳平安的心境,如有拴馬樁,如江河砥柱。

    兩人所在的這段城頭,附近並無劍修巡遊偵查或是砥礪道行。

    一位佝僂消瘦的老人從原地一步走到此地,笑望向寧姚,她有些臉紅。

    老人笑了笑,雙手負後,雖然之前已經看穿大驪少年的底細,可今天還是繞著陳平安又轉了一圈,點頭道:“果然如此。”

    隨即老人有些遺憾,喃喃自語:“阿良哪怕在這裡待了一百年,身上那點書生意氣還是沒有磨乾淨啊,不然拿到那把劍後,差不多能跟道老二在五五之間,如今這般都舍了家當,只是在天外天互換拳頭,有啥意思,一個劍修沒有劍,一個道人把自己當純粹武夫,成何體統……不過話說回來,以她的脾氣,未必願意跟隨阿良便是……可是選擇這個質樸少年,也講不通啊,難道是垂死掙扎,不願就此消逝於天地之間?不對,她的性情,絕不是這樣的,太傲氣了,就像……不能這麼說,應該是像極了她才對,那麼到底是誰說服了她?文聖一脈的齊靜春?齊靜春一個讀書人,學問應該很高不假,可與她,本就不是一路人,照理來說,是說服不了她的……奇了怪哉……”

    雖然這位姓陳的老人與寧姚近在咫尺,而且老人並非在心中默唸,長篇大論是說出口的,可是寧姚偏偏一個字都聽不到。

    老劍仙想不通便不多想了。

    天下事情實在太多,不近我身,便都不是重要事。

    更何況還他孃的不止一座天下。

    老劍仙覺得必須想一點能夠開心的事情,於是笑望向寧姚這個小姑娘,真好。

    劍氣長城,這一代年輕劍修,天才輩出,三千年未有的大氣象。

    她隱隱約約之間,已經展露出一枝獨秀的跡象。

    便是這位在城牆上不止刻下一個字的老劍仙,都很期待她那把本命飛劍的出爐現世。

    之前有趟遠遊,寧姚丫頭有次不管不顧,差點祭出了尚未成熟的本命飛劍,天地異象,因為劍氣長城的某些秘法存在,即便隔著一座小天地和兩座大天下,他與城頭幾個老傢伙都察覺到了異樣,那個脾氣最壞的,差一點就要破壞規矩,闖入浩然天下。

    所幸小丫頭懸崖勒馬,才沒有壞了大道之本。

    寧姚小聲問道:“陳爺爺,他不會有事吧?”

    不苟言笑的老劍仙面對寧姚,那是從來不吝嗇笑臉的,微笑道:“他要有事,陳爺爺估計也得有事了吧?”

    寧姚狠狠瞪了一眼老人。

    老人打趣道:“呦,總算有點少女模樣了,看來這外鄉小子功莫大焉。”

    老劍仙不再逗弄小姑娘,“這小子武道底子打得極好,心性又定,不錯不錯,肯定熬得住,放心吧,最近這段時間,就讓他在城頭上熬著,當初我那個小鄰居,曹慈也是這麼一步步走過來的。千萬別帶他去北邊的城裡,烏煙瘴氣的,再好的苗子都得毀掉。”

    老人說完之後,就背轉過身,緩緩前行,這一次不再運用神通,在劍氣長城這邊縮地成寸。

    老人就這樣默然守著這座城頭。

    已經不知道幾個一千年了。

    之後陳平安花了五個時辰,才開始能緩緩挪動腳步。

    又是五六個時辰,才開始試圖練習六步走樁,走得生疏,彷彿是稚童頭次學拳。

    寧姚每天都會來城頭這邊幾次,言語不多,然後就會返回北邊的城池家族。

    陳平安的六步走樁逐漸嫻熟起來。

    就這麼一直往左手邊出拳而走,緩慢而堅定,在感覺到筋疲力盡的前一刻,就迅速轉為劍爐立樁,靜止不動。

    這段時間,陳平安沒敢靠近城牆那邊,只是在走馬道上走動。

    據說牆頭以南,就是蠻荒天下。

    而且這座天下,到了晚上,竟然會懸掛著三輪明月。

    陳平安在劍氣長城打一百拳,感覺比在浩然天下打幾千拳都要累。

    就這樣走走停停,到了第三天,陳平安在依稀可見大小兩座茅屋輪廓的時候,看到了那位曹慈,他在一里路之外的牆頭上,練習拳樁,腳步輕靈,出拳如虹,哪怕陳平安不是四境武夫,只是個眼光粗淺的門外漢,都會由衷感嘆曹慈拳架子的……完美無瑕!

    陳平安是從右到左,住在小茅屋的曹慈則是從左到右。

    兩人視線交匯,雙方都無停步的意思,繼續各自前行,最終遙遙地擦肩而過。

    當下,陳平安一身拳意極為細微,絕大部分都已經被劍氣死死壓制。

    而曹慈一身剛猛拳罡,洶湧外洩,肉眼可見,好像反過來壓制了四周的城頭劍氣。

    在陳平安一路緩緩走樁,最終臨近老劍仙所住茅屋的時候,曹慈已經來回打完一趟拳,趕上了陳平安。

    然後陳平安看到了老劍仙身邊的寧姚。

    曹慈則看到了老人身旁的師父,大端國師,女子武神裴杯。

    寧姚確定了陳平安的練拳進展之後,這才放心帶他走向茅屋附近的北邊城頭,帶著他躍上城頭,眺望那座城池,告訴他自己家在什麼地方,她的朋友們,又分別住在什麼地方。

    而且他們身後不遠處,曹慈在練習一個新拳架,而女武神就在旁邊微笑看著,時不時指點出他那個拳架的某些瑕疵。

    當天晚上,女子武神就站在城頭上閉目養神。

    曹慈練了一晚上的拳。

    陳平安一直練習走樁到深夜,後半夜,盤腿坐在北邊城頭,保持劍爐立樁,緩緩入睡。

    第二天清晨,老劍仙來到雙方附近,突然提議讓兩個少年切磋一番。

    曹慈無所謂。

    陳平安也無所謂。

    於是老人以手指做劍,開闢出一座短暫的小天地,方圓十丈而已。

    一位女子武神在旁觀戰,竟然覺得還挺有意思。

    這一天,在沒有任何禁制的形勢下,兩人就像身處浩然天下的尋常戰場,飛劍、法寶、拳法,雙方只要願意,皆可使用。

    而且在切磋之前,老劍仙告訴兩個同為四境的武道少年,最好忘記雙方不會死在城頭這一點。以真真正正的生死之戰對待。

    陳平安傾力出手,三戰皆輸。

    曹慈不知保留實力多少,總之三戰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