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五百五十章 瘟神再臨

 
說到這裡,樸元宗見唐寅臉色不太對,又趕緊補充,“朝鮮百姓跟女真人不一樣,我們也是靠耕作為生的,百姓都是以農民為主,世代都是如此,在奉教化之事上,也不像女真人那樣,他們在我們看來,就是一群沒開化的野獸。”

 
“說得好啊。”

 
唐寅點頭,似是認同了樸元宗的說法,“就算你們的百姓,多也是農民,但他們到底是知道效忠於國主多一些,還是知道效忠於大明陛下多一些?”

 
樸元宗道:“自然是大明陛下。”

 
唐寅皺眉道:“可是我一路走來,見過不少人,他們中大多數人連漢話都不會說,更不知大明的天子在何處,他們怎會有忠君之心?”

 
樸元宗又解釋道:“唐使節您看,這百姓出生之後,就沒離開過自己的土地,他們只適應周邊的環境,他們也並不通曉大義,畢竟朝鮮這地方太落後,百姓識字的都不多,更別說是讓他們學習王化之道。但朝鮮的大局不是靠這些百姓來決定的,而是由國主和諸位臣僚來決定,他們有對大明忠義之心,那國策就不會亂。”

 
“呵呵。”

 
唐寅笑了笑,似乎對樸元宗的說法,感覺到不屑。

 
徐經聽出唐寅語氣中的輕蔑,便嗤之以鼻道:“那就是百姓先忠於你們的國主,再由你們的國主忠於大明?那要是你們的國主叛亂了,百姓到底是跟著誰走?”

 
“不會的。”樸元宗在苦笑著。

 
他頭上不由冷汗直冒。

 
今天本以為是可以通過一些交情,跟唐寅攀上關係,完成自己的差事,也好早點回去交差。

 
誰知道從開始,唐寅的語氣就一直在是拿他當靶子,樸元宗甚至覺得,眼前這些話或許拿到朝鮮國的朝堂上去說更合適,而不應該由他一個人來面對唐寅的連珠炮轟炸。

 
唐寅道:“既然你們都是忠於大明的,那為何這兩年,所給的軍費物資,一天比一天少?可別說什麼你們又遭災了,我已派人問過,去年秋天到今年夏糧收上來之前,你們朝鮮境內就算不是風調雨順,也沒有出現大的饑荒,百姓都有了餘糧,可大明將士在遼東,可是吃糠咽菜無法度日!”

 
樸元宗本還想解釋一下,這一聽,唐寅都把他要解釋的口風,給堵上了。

 
樸元宗道:“大明國泰民安,且地大物博,怎會缺少那點糧食?再說了,朝鮮國主到我等臣僚,一直都在節衣縮食,國主從登基以來,所有的慶典活動都取消,每天飯食僅僅是能維持溫飽,朝中大臣也是以身作則,君臣上下從未有過奢靡之事。”

 
唐寅道:“你的意思,是我冤枉了你?”

 
“不是這意思,只是說,我們……也很難。”樸元宗道,“該給的,我們已經在儘量籌措,但聽說這些軍糧調到遼東之後,也有很多被派給了那些內遷的女真之民,他們有飯吃了,而我們的百姓卻還在餓肚子,這似乎……有違天理。照理說,忠於大明陛下的百姓,才應該得到聖明君主的庇護,而不是那些不經王化成天有異心的賊人。”

 
唐寅搖頭道:“我走的時候,還有你們國主離開大明的時候,你們可不是這麼說的。”

 
樸元宗這次終於忍不住用袖子擦了一把汗道:“唐使節,還望您能通融,朝鮮百姓這兩年過的日子,也不太好啊。”

 
唐寅道:“那就是說,你們的國主言而無信,甚至連對大明的承諾都不能兌現,那他作為朝鮮國主的意義是什麼?要維護一方之安寧,還是說要先顧全大局,保證大明上下的安穩?”

 
“都……都有。”樸元宗道。

 
“遼東的安寧為先,這是陛下的意思,你們朝鮮是不奉詔嗎?”唐寅語氣變得非常嚴厲。

 
樸元宗道:“您不必動怒,等在下回去之後,一定再想辦法籌措軍糧,就算是之前欠的那部分,也會補上。還望您……能給幾天寬限的時間。”

 
徐經笑呵呵道:“我們也是奉命來辦事的,你們那位小國主,不是說剛納了新的王妃?還有,你們想得到正統的冊封,以及大明對你們的承認?什麼事都不做,光靠造反是不行的。畢竟你們國主得位不正啊。”

 
樸元宗一臉不解望著唐寅道:“不是……”

 
唐寅道:“因為你們國主的事,我一直都是罪臣,為大明世俗所不容,從儒家的角度來說,這就是謀朝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