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五百零八章 崔駙馬的覺悟

  等高丕走了,楊一清才把崔元帶到掛起來的地圖面前,再拿過燭臺,讓崔元可以看清一些。

  “崔駙馬,你看這裡,已不是河套的腹地,再往北不過一百多里,就是韃靼人平時放牧和活動的地方,韃靼以三萬左右精兵寇邊而入,伱覺得他們不會在這些地方佈置一些防禦的兵馬,隨時接應嗎?”楊一清說著,還用手在河套周圍的地方比劃了一下。

  崔元低下頭道:“楊中丞真知灼見,在下思慮不周,還望見諒。”

  楊一清也沒想到崔元認錯這麼快,這一下就覺得崔元顯得很可愛,這說明崔元平時與人交流時,並不是那種強勢的性格。

  他也在想,難怪這位崔駙馬以往在京師的風評還不錯,都說他善於結交五湖四海的朋友,看來傳言非虛。

  楊一清道:“我知道,保國公派快馬來傳報,讓我等能阻截韃靼人,等他所部到來,再行一戰之事。”

  “嗯。”崔元點頭,表明他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會選擇繼續追擊。

  “可崔駙馬是否有想過,若是等保國公來,今夜怕是等不到,甚至明日午前也都夠嗆。”楊一清道。

  崔元驚訝道:“不是隻距離六七十里?怎會……”

  楊一清道:“保國公是何等性格,想來你跟我一樣清楚,他做事向來求穩,說不好聽的,就是畏畏縮縮太過於守成。他既然傳令讓我們阻截,以我所料,今夜他必定不會行軍,而是會原地駐紮休整,準備養精蓄銳之後,明日再行軍趕路。”

  “不……不會吧?”崔元皺眉,“難道他不怕,我們無力阻隔,等他到的時候,我們已經……”

  你楊一清這就有點看不起人了,朱暉再怎麼說,也知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他已經需要這樣一場戰事來挽回名聲和地位,居然還敢懈怠?

  楊一清嘆道:“我們已兵敗,甚至被韃靼人揚長而去了是嗎?”

  “嗯。”崔元點頭,小眼神還有些迷惑。

  楊一清道:“或許他就想等這個結果呢?”biquiu

  “啊?”

  這下崔元大吃一驚。

  楊一清冷冷道:“從花馬池一戰之後,他保國公無寸功在身,且是接連看著我們取得功績,那以他的性格,他是更希望我們再接再厲,還是兵敗之後,找個平衡?”

  崔元目光轉向別處,他都不想跟楊一清對視。

  仔細想想就知道楊一清不是在誹謗朱暉。

  從朱暉的角度來說,巴不得楊一清和崔元所親率的人馬,在阻截一戰中兵敗如山倒,而等他到之後,再來個扭轉頹勢。

  即便到時朱暉無法跟韃靼人正面抗衡,只要把韃靼人被逼退,那他朱暉就可以吹噓說,他這是解救了友軍,功勞大大的,而楊一清和崔元所部更因為這場阻截戰的損兵折將,而令功勳大打折扣。

  然後……朱暉非但可以將功補過,甚至可以成為第一功臣。

  楊一清再道:“或者是我小人之心,但我們也的確無能力阻隔韃靼人太久,況且韃靼人各路人馬銜接非常緊湊,無機可循啊。”

  崔元道:“楊中丞,我還是認為,保國公不至於會如此。他……他如果今夜趕到了,發現我們沒有阻截,到時要跟我們論軍法當如何?”

  楊一清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憑什麼以軍法來論處這些在前線疆場上死戰的將士?你要記住,如果他要召你去,你不必過去,我已替你請奏了戰功,你現在要跟他割裂,而不是繼續站在他一邊。”

  “哦?”崔元還有些迷惑。

  此時張僩從帳篷外走進來,之前就有個影子在門口,顯然張僩已經偷聽了一會。

  張僩走進來笑道:“崔駙馬,咱家張僩,有禮了。”

  “張公公。”崔元急忙行禮。

  張僩笑眯眯道:“楊軍門的意思,咱現在才是一體的,這一戰是靠咱這兩路人,通力配合所完成的。如果說保國公還想保住今時今日的地位,只有拿崔駙馬您的功勳來說事,把你的功勞變成他的,所以崔駙馬應該知道站在哪邊才是。”

  “呃……”

  崔元顯得很猶豫。

  畢竟他不是大佬,在軍中,他甚至連個偏將都不算,陰差陽錯才有機會成為領兵之人,並取得功勳。

  最初別人讓他領兵也不是給他立功的機會,而是推他去送死的。

  所以崔元面對大佬之間的角力,是顯得很為難的,他並不想捲入其中,更想保持一種各方都不得罪的態度,但以他今時今日所取得的功勞,顯然是不可能的。

  楊一清看出崔元骨子裡所帶著的怯懦,提醒道:“將來想要令將士服從,上令下達,必須要有底氣,此戰的功績便是底氣。崔駙馬也不必再給保國公什麼顏面,因為此戰之後,旁人只會知道有你崔駙馬,而不知有保國公。”

  “呵呵。”崔元繼續苦笑,他不這麼認為。

  因為這幾戰,他都是在糊里糊塗之中獲得功勞,有點不真實,覺得自己回到京城之後,這功勞就會被人給拿走。

  正說著,外面又有高丕的聲音:“楊大人,有保國公派來的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