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零五章 陳涼酒,陳二百,陳老摳

 
“這……那應該叫陳四百。”張周嘆道。

 
“哈哈,都一樣,都一樣,不過現在都覺得他帶兵跑得快,但不是去跟韃子打仗,而是帶兵逃跑。他自己說是要趕著去延綏抵禦韃靼小王子,若沒有偏關這事,或許旁人還信,但現在誰信呢?”

 
蕭敬也在調笑著陳銳。

 
張周問道:“就因為他名聲不好,陛下才幫他?”

 
蕭敬收起了輕慢之色,往張周這邊湊了湊道:“其實是他通過錦衣衛的關係,求到咱家這裡來,咱家藉助東廠‘坐記’探訪結果,跟陛下奏報了一下。”

 
坐記,就是東廠的坐探,負責在各衙門和城門等處固定收發消息,陳銳作為從西北因事裁撤的武勳,回到京城之後肯定是被東廠重點“照顧”。

 
張周這才明白,原來是蕭敬在為陳銳穿針引線。

 
這說明,陳銳提前已給蕭敬送了好處。

 
……

 
……

 
張周和蕭敬出了宮門,還沒等上馬車。

 
迎面一陣惡臭傳來,張周捂著鼻子道:“怎回事?”

 
蕭敬嘆道:“張先生,您不知道最近城內的河渠都堵了嗎?也是從去年開始,北方旱情嚴重,到今年開春之後更是連一場雨雪都沒有,最近連西涯的水都快乾了,城裡各處情況都不好,尤其是臨近皇宮這邊有水渠的地方。”

 
“哦。”

 
張周點頭。

 
大明北方從弘治十一年開始,連續四年旱災,而旱災嚴重尤其是以弘治十一年和十三年為甚,一直到弘治十五年情況才好轉,之後幾年仍陸續有地方旱情,光看《孝宗實錄》就知道,弘治十一年北方多地都免了當年的賦稅。

 
氣候反常其實是小冰河期將要到來的前兆,如今的乾旱,跟弘治二年、六年兩場比較大的黃河水災形成鮮明對比。

 
正是從弘治十一年開始,北方邊地的外患開始變得嚴重。

 
說白了,草原上的部族也是因為生存壓力,才會不斷寇邊劫掠,以求部族生存的機會。

 
有頭髮,誰想當禿子?

 
蕭敬道:“最近工部和順天府都做了上奏,請求陛下調撥役夫疏浚城中的河渠,過些日子若是能下場雨就好了。先生,咱家還要先去平江伯府上通知一聲,您不妨先回去等,到時咱家應該不會同行,要怎麼說,您自己來定。告辭。”

 
“請。”

 
各自上馬車,張週迴家而去。

 
……

 
……

 
張周乘坐馬車回家。

 
王明珊與他同行,本來王明珊坐在馬車對面,他則招呼王明珊過來坐在他旁邊。

 
“嗯?”

 
王明珊剛坐定,張周大手就過去,一把將她的腰攬住。

 
對於這個有身材沒頭腦的萌妹子來說,她是真不知道張周要幹什麼,但她也不推開。

 
有一點她知道。

 
自己已是張家人,應該稱呼張周“老爺”,張周帶她去見父親和大伯,她的長輩都要給張周磕頭,更重要的是……她已嫁為人婦,雖然她自己也不知道嫁人究竟是怎麼回事。

 
不過最近倒是韓卿跟她說了不少事,有些事讓她聽了之後面色就有些發燙。

 
比如說現在。

 
她心裡也有一些異樣的感覺。

 
“最近我比較忙,沒有親自指點你,伱從卿兒那學會多少了?”張周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