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白佛 作品

第583章 ①三個獎②小天物色新人③爆冷



            香菸確實是很多電影裡塑造人物的必要道具,哪怕是耍帥也很有性價比。

張頌紋長得也就中人之姿,但最後反手抽菸這一下,老好人的偽裝立即卸去,眼神裡都是嗜血迷離的情緒。

這一刻,是電影的終結,也是他的高光。

隨後現場響起了持續不衰的掌聲,大概過了十幾分鍾才漸漸熄火。

還要感謝現場足有三分之一的華人觀眾,因為有中文原聲加上字幕,故事看的非常明白,只覺得牛逼到了極致。

在他們的帶動下,掌聲才能做到絡繹不絕,最賣力的當屬劉藝妃了,她在地平線單元看了這麼多天的文藝片,沒有一個能跟《他是誰》相比的。

就說蔡明亮的《那日下午》吧,同樣是實驗性質的電影,那個就看得很難受,電影結束觀眾起碼走了一半。

國外觀眾哪怕對《他是誰》理解上有困難,但光影的魅力,鏡頭的設計是共通的,都能get到,也認可這是一部好電影,就是最後的字幕有點掃興,這種有魅力的殺人狂魔就該笑到最後啊,幹嘛告訴我們他被抓了呢。

除了最後的真實案情通報,整部電影完全就是一部典型的影展型影片。

何謂影展型電影,就是沒指望票房賺錢的電影,不取悅觀眾的電影,是作者電影。

這一來一回開銷可不小,可沒想到竟然還真組織到了裝滿一架民航飛機的影迷。

這件事在國內鬧得沸沸揚揚,讓同行導演們羨慕嫉妒的同時,也再一次證明了王權堪稱恐怖的號召力,這比那些追著偶像全球巡演的歌迷也不遑多讓了。

後來有臺媒採訪到正在抬北拍《非自然死亡》的範兵兵,她承認了這件事,並表示自己很快也要飛去多倫多跟導演會合。

有些媒體故意拿那些一星用戶說事,營造了一種《他是誰》口碑兩極分化的景象。

然後就是交合,嘻嘻~

因為《寄生蟲》被禁播的消息氾濫不絕,很多王權的鐵桿影迷擔心在國內沒有希望看到這部電影,甚至可能永遠都看不到,於是有好事者組織包機去多倫多電影節看這部電影。

長評基本都是四五星,短評也是四五星居多,但也有少數人打一星。

昨天電影首映後,好多外國記者採訪自己,幸好自己英語不錯,看來也不是沒有希望吧。

是不是今年就別想看到兩部王權電影了?還是說永遠都別想看到了。

雖然他肯定希望自己的電影能拿到最高的金獅獎。

至於王權帶來的這些演員,參加完首映禮後,除了張頌紋、姜沛瑤以及沒什麼工作和學習任務的張嘉寧外,其餘人都作伴回國了。

一天之內,豆瓣上新增了一百多個長評短評。

“這片子很難評,我給三星。”

“神作,比《寄生蟲》還厲害,滿分五星,我想給六星!”

《他是誰》則肆意隨性,將光影藝術玩弄於股掌之中,哪怕理解上有困難,但更對這些小眾影評人的胃口。

孟子藝咬著嘴唇,“好吧,主人~”

年僅三十歲的藝術家,太了不起了,如果自己再年輕二十歲肯定撲上去了!

許情沒看過《寄生蟲》,但看過《他是誰》後,王權在她心中的評獎已經上升到“藝術家”這個層面了。

王權一走,孟子藝就是自己在威尼斯的代言人,包括一些華語電影人的活動她都能以自己的名義參加,也算是對她的一個鍛鍊。

包括人在威尼斯的各路媒體,在採訪馮曉鋼、管唬他們的時候也都是在問對《他是誰》的評價。

不過這又在國內引出了遲遲沒有定檔的《寄生蟲》的話題,這都快小半年了,當時一起上戛納的《我不是潘金蓮》《別告訴她》《刺客聶隱娘》都已經上映,《山河故人》也定檔10月底。

“有些人看的是故事,但這部電影我看的是光影的運用,當銀幕上的光反射到幾個主演臉上的時候,銀幕故事和演員完成了對話,太特娘藝術了,推薦給所有學電影的人,五星,五星!”

~

張頌紋第二天一大早就買了新的場刊雜誌,《他是誰》已經有五個機構進行了打分,目前以3.3的評分均位居本屆第一,不愧是權導啊!

經過了《寄生蟲》場刊最高分摘得金棕櫚的前例後,張頌紋再也不信什麼大熱倒灶的事了,就算拿不到大獎,但評分高,拿獎的概率肯定比評分低的高。

國內是甭想了,不過很快就有消息傳出,王權將帶著《寄生蟲》亮相多倫多電影節的開幕式。

孟子藝不願意,她不敢想象和王權分開的這幾天自己會多難熬。

而不出所料,這些電影人對《他是誰》的評價都很高,馮曉鋼更是說出了:“我現在更加好奇,能拿到金棕櫚的《寄生蟲》得多好?”

把孟子藝留下來,如果組委會通知劇組留下來參加閉幕式,她就可以告訴王權,王權就飛回來,如果不需要參加,他就直接去洛杉磯了。

“垃圾,觀影體驗很差,一星。”

王權笑了,“難熬的話你不是有仿真的嗎,現在可以用了,乖,聽話。”

畢竟現在《他是誰》流量高,哪怕王道和貓眼沒花錢,各種營銷號也不要錢地湊了過來。

可如果拿不到金獅的話,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希望拿到最佳男主角銀獅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