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行白有思 作品

第一百九十九章 四野行(3)

  樊梨花與竇小娘的接觸,極大緩和了在場的氣氛,蘇靖方似乎也不好再生事,隻立在一旁裝無辜。

  雙方聊了一陣子,大約消除了一些敵意,熄了武裝衝突的可能,但還是各懷心思……偵察理所當然的變成了監視,只一起往鉅鹿方向而去。

  而抵達鉅鹿之後,竇小娘一行人輕易得到了原本想要的答桉——襄國郡境內的田地收成居然也不如黜龍幫境內清河一帶的來的好。

  看的出來,襄國郡郡守陳君先是個救災不力的廢物。

  然而,事到如今,得到答桉的竇小娘等人此時卻並不著急回到邊境線上去了,而是選擇繼續尾隨蘇靖方一行人……邊境巡騎,這個時候要是撤了,才是真正的失職,尤其是他們前日才護送了自家處置外務的頭領進入了襄國郡。

  這個時候,武安郡的人忽然也到襄國,儼然有些說法。

  與此同時,明顯從宗城出發的蘇靖方那幫人居然也沒有驅逐嘲諷的意思,反而任由他們跟隨。

  不過,就在雙方各懷鬼胎之際,他們絲毫不知道的是,黜龍幫外務分管謝鳴鶴正在襄國郡內當座上賓。

  “我們首席的意思很簡單,請陳府君寫個公開的佈告……其實佈告我們已經幫你寫好了,替你宣講佈告的人我都一起帶來了……主要是就要閣下承認自己在民政上欠缺能力,以至於在旱災中袖手無為,不能救治下百姓;軍事上也缺乏歷練,不能安靖地方,消除匪患,以至於地方治安惡化,影響到了整個河北中西部;文化上也難務實,不能遵循我們的建議使襄國郡百姓都能夠享受到公平的築基、識字機會……而也正因為以上種種,引起了我們張首席的震怒,他便遣人來呵斥陳府君,讓陳府君讓賢於李定,陳府君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慚愧萬分,願意就此讓位。”襄國郡郡治城南的龍岡堡大堂上,坐在客位的謝鳴鶴言辭誠懇。“這樣陳府君不就能躲掉大禍了,泰然歸鄉了嗎?”

  陳君先坐在主位上,面色為難,聽到最後乾脆直接掩面低頭:“這也太……太過分了!這般佈告發下去,我要為天下人笑的,汝南陳氏的名聲也要大大損耗的。”

  “陳府君。”謝鳴鶴嘆了口氣,無奈道。“我也勉強算是名門之後,今日就先以私人身份告訴你一個道理,那便是你個人名號如何,是好是壞,對家族聲望是沒有太大影響的。”

  陳君先狀若茫然抬頭。

  謝鳴鶴見狀,心中瞭然,但還是繼續說了下去:“家族聲望這個東西終究是靠兩件事……一個是能不能把家族延續下去,另一個是延續過程中有多人能做官,然後做到什麼份上……說白了,就是看你們家做官的總和。至於說什麼個人聲望好壞,做官做得好壞,其實並無太大關係。你汝南陳氏,祖上固然有許多出色人物,可真沒有丟人現眼丟到史書上的人嗎?你還能不認祖宗?非要說些不好聽的話,那就是史書上留下壞名聲,也是有用的,最起碼比史書上留不下名字更要得。所以,誰也不要用什麼家族聲望來做遮掩。”

  陳君先略顯尷尬,卻沒有吭聲。

  “當然,這是私人的勸戒,接下來是公務。”謝鳴鶴見狀,音調忽然又高了起來。“你以為,有些事情由得你嗎?”

  “那由得你們?”陳君先終於憤然攤手。“若是那般,你們黜龍幫為什麼不直接派兵來取襄國郡?我找你們,是請你們幫我抵禦李定的,結果你們卻只是讓我把地盤讓出去!”

  聽他言語,居然是李定試圖順流而下,對他施行兼併。

  “陳府君,你這話就不知好歹了。”謝鳴鶴冷笑道。“你自己無能,好幾年了,連黑山裡都清理不乾淨,引得太原不滿,引來李定覬覦,堂堂一郡太守不敢住在郡城的郡府裡面,只能跑到城南山裡的軍堡待著,想投降都怕落得一個客死他鄉的地步,所以來求我們……我們也給了你方案,你只要按照我們的方略做點表面上的事情,就許你帶著家卷從我們的地盤安然歸鄉,你還想怎麼樣?”

  陳君先終於嘆氣:“我找你們來,多少是想著,太原不仁,武安不義,把襄國郡賣給你們的……”

  “我們不會上當的。”謝鳴鶴嗤笑一聲,搖頭以對。“襄國郡這破地方……東西狹長,橫切了濁漳水中間一塊,拿了容易,卻怎麼守?李定年富力強,狀若餓龍在南,薛常雄這頭老虎雖然蔫了,卻如何容忍我們取他的上游?便是太原也斷不許我們取下臨山的郡國,直接威脅他們。北面趙郡那邊,更不要說了,趙郡的張太守怕是要嚇得也跑掉,到時候我們取不取?取了信不信幽州人也要摻和一腳?我不信陳府君不懂這個道理。你不就是想把我們扯進來,弄個多方混戰,求個亂中求生嗎?還是說另有詭計?”

  陳君先沉默了片刻,半晌方才開口:“話雖如此,可一郡之地白送給你們,你們那位張首席居然不動心嗎?”

  “我們不缺地盤,也不缺什麼聲望,更不需要跟誰證明實力,我們已經證明了,我們現在要的是休養生息,調理內功,最起碼把今年的旱災熬過去,等到江都或者東都出事。”謝鳴鶴無奈答道。“然後真要再大舉擴張吞地盤,也肯定是要從河間開始,往幽州去……”

  “這份定力,確實了不起。”陳君先沉默了片刻,方才嘆氣道。“張首席三年而成大局,絕不是浪得虛名。”

  輪到謝鳴鶴不說話了,作為外務分管,類似的話他已經聽膩了。

  兩人就在這個可以遠遠眺望襄國郡郡城的龍岡堡中沉默相對了一會,然後還是陳君先開了口:“可還是覺得太丟人了。”

  “丟不丟不是陳府君說了算的,你只要想回汝南老家,總得求到我們,只要閣下入境,我們照樣可以用閣下的名義補一份,只不過那樣的話不免失了大部分效用,也顯得不夠坦誠。”謝鳴鶴認真勸告。“我再提醒閣下,閣下真不要覺得自家還有救,還能在三個雞蛋上跳舞繼續撐下去……徐州一戰後,地方官都認清形勢了好不好?反的反,亂的亂,誰在乎你這個郡守的身份?!接下來就是肆意兼併,強者居上,弱者食塵的局面,你撐不住就是撐不住,不要再掙扎了!而且李定是衝著地盤來的,是諸侯侵攻。刀兵之下,閣下莫說顏面,便是你家裡人與你個人性命,都難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