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末星晚 作品

八之卷·硫磺之街——設定集

    我開始向那光亮的源頭靠攏。

    那裡,也是那個人影的所在之處。

    一步,一步……

    愈發臨近了。

    我試圖看清那個人的面容。

    然而……

    我卻無法看到那孩子的面孔。

    沒錯……從他的身形,我只能判斷出那是一個幼小、瘦弱的孩子。

    卻不知曉究竟是男孩還是女孩。

    孩子的手上似乎正握著一副奇怪的面具,卻並未以此覆容。

    只是將其持握於胸前,恰好遮住了他的面部。

    不知為何……這景象令我感到有些可怖。

    我奮力地睜開“雙眼”,用不存在的“眼眸”觀察眼前模糊的“視界”。

    而後……我終於發覺。

    那副面具,原來是一副阿修羅假面。

    阿修羅……

    春之阿修羅……

    他的臉……

    混沌……

    是混沌泛湧了起來……

    心底……出現了一種非常不好的感覺。

    我開始迫切地渴望看到那張臉。

    那張……隱藏在修羅假面下的臉。

    “嘻嘻……”

    突然的笑聲打破了沈默。

    “想要看嗎?”

    那孩子用海妖一般的聲音引誘我。

    宛如砂糖般甜美。

    想必……是一個女孩子吧。

    畢竟,女孩子是由砂糖、香辛料,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所構成的。

    想到了《鵝媽媽童謠》裡的話,飢餓之感頓時蔓延了上來。

    “想要……我想要看到你的臉。”

    緩步走向孩子的我如是答道。

    “可是……看過了我的臉之後,就沒有辦法後悔了。”

    孩子似乎有些猶豫,停止了嬉笑。

    假面之上,阿修羅的神情也作愁苦狀。

    “即使這樣也想要嗎?”

    “即使這樣也想要。”我說。

    “那就給你看吧……”

    於是,誠如孩子所說……

    她放下了手中的假面。

    也恰是在那一瞬間,日輪之光完全湮沒。

    突如其來的黑暗,彷彿漆黑的大潮一般將一切覆籠。

    在那幽深而不可視物的“黑夜”之中……矗立著不可名狀者——混沌之阿修羅。

    祂是……

    黢黑的花瓣恍若墮天使之落羽般飄落。

    其上燃燒著不屬於此界的、幽世的業火。

    那個時候……我似乎感覺到,腦海之中多出了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可是,我卻無法說出多出來的到底是什麼。

    真是奇妙……

    腦海之中慢慢浮現出了一張臉。

    那是一張……孩子的臉。

    這時,我才發覺……

    原來我知道了“”的名字……

    原來我知道了“神”的名字……

    “夜的溼氣與風寂寞地混合

    松與柳的樹林是黑色

    天空充滿了暗闇的業之花瓣

    我由於記錄了諸神之名

    而猛烈地打著冷顫”)

    a:在《春與修羅》這一章裡,田村看到“神”的形象是一個手持阿修羅假面的孩子。

    a:在放下了手中的假面時候,孩子便化為了不可名狀的“春之阿修羅”。

    a:在《聖臨之日》裡,“神”的形象又轉變成了六翼墮天使。

    引用——

    (在那由光明匯聚而成的洪流之中,恍惚之間……我彷彿看到了一個人影。

    興許是因由光芒過於刺眼,那光影的真容我無法看清。

    但我仍是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那裡,任憑無盡的光芒將我的視線佔據。

    漸漸地……

    光之長河裡的每一滴水,都化作了一顆流轉的星。

    星海之中的每一顆星辰,都散發出獨屬於自己的光暈。

    無限的光明四散開來,在靠近那道類人之影之刻便發生了奇異的扭曲。

    光線恍如具有意志般被那道光影所吸引,於其身後揉和成了三對色彩斑斕的光翼。

    每一對光翼之上,皆有不可名狀的圖案流轉,似萬華鏡般令人目眩神迷。

    於我而言,實在過分綺麗……)

    a:在《無夢之夢》的那一節裡,田村則感受過“神”的一種狀態。

    a:“空之佛”。

    引用——

    (當萬象化為整體的時候……衍化出了胎藏界曼陀羅。

    身如大日,端坐蓮臺。

    大悲萬行,濟度眾生。

    身等無盡莊嚴曼陀羅……

    “菩提心為因,

    大悲為根本,

    方便為究竟……”

    無相的氣機湧流。

    手結法界定印的“我”寂然安坐。

    光亮如同此界燈火,毗盧遮那遍一切處。

    赤色的蓮臺之上花開朵朵。

    朵朵綻放的蓮花潔白如玉,花心的金蕊賞心悅目,從中散發出的宜人芳香瀰漫周遭。

    此時的極樂世界恰是清晨時分。)

    a:混沌的神明,是擁有諸多“化身”的、非既定的神明。

    a:所以“神”也可以以少女的身姿而存在。

    b:嗯。

    a:但先知寫出《夜之箱庭》的意義就很難解明。

    a:其實從前文可以判斷出,“神”和田村還有森野是有很深的關聯的。

    b:看得出。

    引用——

    (那視線……是誰的視線?

    行走在四條河原町熙熙攘攘的人潮中間,莫名地有一種被什麼東西注視著的感覺。

    嘈雜的話音混合著音樂,充斥在周身擁擠的空間。

    人頭攢動遮擋了視線,使我目光侷限於周邊。

    儘管如此,但還是明顯地察覺……

    因為……我早已熟知這種被不知從何處降下的目光窺視的感覺。

    在某段幾乎快要被全然忘卻的歲月,我似乎終日生活在這般的視線之間。

    久而久之……漸漸可以感受到目光的重量。

    倘若要用話語來言說的話,大概便如驀然降臨的雨點。

    雨水濡溼我身。

    目光深入骨髓。

    糾集在我心間的黑暗。

    攪動著漩渦般的“黑夜”。)

    a:在《沙丁魚雨》這一章裡,田村稱“那視線”就如“驀然降臨的雨點”。

    a:“那視線”,可以猜測是“神”的視線。

    a:“神”為什麼要注視著田村呢?

    a:這在這一卷裡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a:這一卷的卷名,是《硫磺之街》,亦即“硫磺與火之街”。

    a:在聖經裡,這篇經文講的是耶和華神在天上的雲座向地上罪惡的大城降罰的故事。

    a:但是在這一卷裡,這劫罰從何而來呢?

    引用——

    (你來這裡是為了什麼?

    為了接近我、瞭解我,然後審判我嗎?

    世間螻蟻之眾,也想向“神”降罰?

    可笑,可悲,可嘆……

    就那麼想要弒殺神明嗎?

    你的願望……我聽到了。)

    a:在《夜之箱庭》這一章的結尾,其實有一段隱去了一半的對話。

    b:(°ー°〃)

    a:其實大致可以判斷出,這是先知在《夜之箱庭》裡所描寫的少女神明面向某人的質詢。

    a:“你來這裡是為了什麼?為了接近我、瞭解我,然後審判我嗎?”

    a:這幾句話,其實是神明所說。

    a:由此也引申出了《夜之箱庭》隱藏的寓意——向“神”降罰。

    a:此處與神明對話的人,根據上下文來看,大概率會是田村。

    a:關聯到前文隱約提及的“救世主”資質,以及和森野之間的諸多糾纏。

    引用——

    (沉默了良久,她才倚著我的肩道:“自從我們出生時起……就一直在尋找對方。”

    月的話語讓我感到惶惑。

    “卡夫卡君,你知道古希臘的喜劇家阿里斯托芬嗎?”她問。

    “印象裡……似乎是柏拉圖所在的那一時代的人物。”我說。

    “嗯……”月輕輕點頭,“在柏拉圖的《會飲篇》中,阿里斯托芬關於‘愛情’做出瞭如下論述:

    從前,除了男人和女人之外,還存在著同時具備陰陽兩性的第三類人種——陰陽人。

    那時的人類的形體恍若圓球,每個人都有四隻腳和四隻手,一個圓頸項上安著一個圓頭,頭上長著兩副面孔,一副朝前一副朝後,可是形狀完全相同,並且有著四個耳朵,而這種陰陽人的其他器官也按比例比今人多出了一個倍數。

    他們因由自身的力量很大,就想像荷馬所說的厄菲阿爾忒斯和俄託斯一樣,企圖打開一條天路,與諸神交鋒。

    以宙斯為首的諸神不知所措,因為他們不能滅絕人類,要是滅絕了人類,就斷絕了人對神靈的崇拜和香火。

    但是神靈也無法容忍人類的褻瀆。

    為了削弱當時的人種,宙斯便把人剖成了兩半。

    在此之後,一半的人時時想念自己的另外一半,希望再度合攏,便常常擁抱著不放手,飯也不吃,事也不做,直到飢餓麻痺而死,因為他們不想分開……

    要是這一半死了,那一半還活著,活著的那一半就到處尋求配偶,一碰到就跳上去擁抱,不管那是整個女人剖開的一半,即我們現在所謂的女人,還是整個男人剖開的一半。

    那時的人類無法交合,就逐漸死滅了。

    宙斯的心中起了憐憫,就給了人類交合的可能。

    由於這種安排,如果異性相擁,就可以傳下人種,同性相擁,也可以由此舒緩心底的寂寞。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是人的一半,那是一種唯有合起來才能成為整體的生物。

    失去了另外一半的人類,為找回自我而踏上旅途。

    儘管拖著那殘敗的身軀,哪怕傷痕累累折斷手足……

    這種對於成為整體的希冀與追求……便被稱為‘愛’。”

    “所以……”

    女孩短暫地沉默。

    “卡夫卡君……你愛我嗎?”

    十五歲的少年望著十五歲的少女,既沒有搖頭也沒有點頭。

    兩人只是緊緊地相擁……

    “你我本是一體。”她說。)

    a:在《折斷手足》這一章裡,森野向田村講述了古希臘喜劇家阿里斯托芬關於“人的另外一半”的論述。

    a:最後又說,“你我本是一體”。

    b:萬物歸一?

    a:如果只是單純的萬物歸一的話,就沒有“尋找另一半”這種說法了。

    a:必須是原本一體,而後分開,才能符合這般的描述。

    a:在生物學上,其實只有“同卵雙胞胎”這種可能。

    b:(′?_?`)

    a:由此,其實就可以判斷,混沌之神所選定的“救世主”,由一個獨一、全然的個體最後變成了分裂、殘缺的兩人。

    a:這樣,“彌賽亞”的權能就被分攤了。

    a:祂們就成為了不全然的存在。

    a:僅僅這樣,“神”的目的是無法達成的。

    a:所以他們必須迴歸原初的“一”,成為全然的“救世主”。

    a:田村和森野都被這種“歸一”的本能所吸引,感受到對方身上傳遞而來的那種致命的吸引力,同時也為兩者之間終將有一方為對方所吞食而感到難以名狀的恐懼。

    引用——

    (只見……在不遠的街市角落,少女佇立在暮色間。

    隨風飄揚的長髮因為逆光而透明,醞釀出了一種夢幻般的奇妙氛圍。

    那是隻有這個年齡的少女才有的、不存在於世上般的、透明的存在感……

    不是“大人”,也不是“孩子”的時節……

    這幅光景打動了我的心,同時還讓我產生了被扔在現實與彼岸的狹間一般的不安。

    ——看下去的話會被吸進去的……

    真的有種這樣的感覺。

    奇妙的是……我的心中突然充滿了恐懼。

    在那個無垢的存在、那個無垢的靈魂面前,自己的存在變得不安定起來。

    自己的“汙穢”暴露得一覽無遺……

    我的腦海裡充滿了這樣的想法。

    和傾向於“神聖”抑或是“邪惡”沒有關……

    在壓倒性的存在面前能感覺到的……只有“恐怖”。

    平凡的人類,對無法理解的存在抱有恐懼是理所當然的。

    我這麼想著。

    一滴汗水順著被白襯衫包住的背後流下。

    是冷汗……

    冷靜地想一想,這並不算是什麼,並不是什麼特別奇怪的狀況。

    但是……我的大腦、五感,對全身發出了危險信號。

    這時我對她的身影感覺到的,是明顯的“邪惡”的氣息。

    純潔少女身上的“邪惡”的氣息……?

    怪……物……?

    少女的背影的、壓倒性的存在感。

    有種無處可逃的感覺……

    少女沒有注意到這邊。

    現在的話,還能裝成什麼事都沒有般地離開的吧。

    但是……腳動不了。

    四肢戰慄,震撼腦髓……

    應該用“這是在訴說沉沒的太陽的臨終”來形容的強烈光芒徑直照射在我的臉上。

    眩暈……

    我禁不住把手貼在太陽穴上。

    還是強烈的眩暈……

    還有頭痛與耳鳴……

    黃昏時分。

    逢魔之刻。

    光與黑暗互相爭鬥的時間。

    在如同液體一般搖擺不定的紅光中,少女的身體朦朧地滲出……

    然後……慢慢地……發生變化……

    奇怪的影子投射在她身後的地上……

    逐漸地形變、扭曲、擴大、膨脹……

    一邊被不祥的預感所纏繞,一邊緩慢地向上抬起視線……

    這很……危險。

    顱骨內側開始響起了刺耳的警報。

    不能待在這裡……

    會被吞沒的……

    我的存在……

    難以抗拒的、絕對的光的誘惑……

    連不想看見的事物都會被照亮的、壓倒性的光之漩渦……

    很危險。

    雖然明白……但我無論如何也無法移開視線。

    在直視著那不可名狀的光芒的同時……感覺到了貫穿全身的恐怖,以及至高無上的恍惚感。

    白……

    白色……

    空之白……

    我不想看……

    不要讓我看!

    ——看什麼?

    我不知道……

    總之……我不想看!

    但是我連合眼都做不到。

    不……不對,不是那樣。

    因為太過刺眼,所以我閉上了雙眼。

    但是……映像卻進入了閉上的眼皮之內。

    所以,我……

    “啊!!!”

    一霎之間……大腦竟被恍若坍縮的宇宙星海般的終焉之光景所盈滿,幾欲裂開。

    在浩瀚如銀河的電波之海的沖刷下……我的意識逐漸歸於一片虛無的空白。)

    a:這裡的田村,其實在見到森野的第一眼起,就感受到了對方身上與自己相似的特徵——不可名狀之物的特徵。

    a:黃昏,在日本又被稱為“逢魔之時”,是最容易見到魔物的時刻。

    b:(′?_?`)

    a:前文提到的“空之白”,和最新一章《白夜之籠》裡的白色房間具有相似的特徵。

    a:由此其實也可以判斷,在白色房間裡相互依偎的孩子,就是田村和森野。

    引用——

    (潔白的牢獄之中,有兩個倚靠在一起的身影。

    小小的身影……

    小小的、孩童一般的身影……

    那是誰呢?

    不清楚……

    那太過眩目的白色將所有的光芒藏進了霧靄之中。

    那純白色記憶的彼方也是一片茫茫難見一物吧……

    一定是……

    唯有那兩個孩子在純白的牢獄之中形影相弔。

    唯有顫抖著,掩住雙耳,默默忍耐……

    將那純白撕裂的慘叫聲躍入耳中。

    就連那喊聲也能輕易囫圇吞沒的、潔白的沉默……

    對抗那潔白世界的兩個孩子太過無力。

    因此便唯有一忍再忍,不斷等待……

    等待那尚且遙遠的……黎明。

    啊……

    沒錯……

    那時確是如此。

    這個孩子……

    這兩個孩子——

    這兩人,只是默默忍受,靜靜等待……

    向著那搖曳的、潔白的窗簾之外——

    那延展開來的、有著除白色之外的色彩的世界……

    他們等待著……終將企及那處地方的一天。)

    b:嗯。

    a:在之前的一章——《空之言葉》裡,森野問田村,“我們是第一次見面嗎?”

    a:這可能是一種試探。

    a:因為根據後文,毫無疑問他們兩人在兒時就已經於“白夜之籠”有過接觸。

    a:可是田村似乎並沒有相關的記憶,森野在這裡是否記得則尚未可知。

    引用——

    (“不過……”我看著月的眼睛說,“如果美麗算是一種奇怪,那麼你的眼睛確實很奇怪。”

    女孩眼睛瞳孔的顏色,是一種奇妙的淡紫色。

    因為很淡,所以我幾乎可以在她的瞳孔裡看到自己。)

    a:在《萬色悠滯》中,田村提及森野的瞳色是一種淡淡的紫色。

    a:說到紫色,可曾想起第三卷裡在時光商鋪中莫名出現的紫眸人?

    b:(′?_?`)

    a:還有七卷結尾以十王之姿駕臨的葉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