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筆 作品

第631章 神道之信仰

 
用現代人的思維來理解,神道類似於公職人員,仙道相當於個體創業。就像反腐片裡演的那樣,觀眾看片之前都沒想到,一些小幹部利用手中的小權力,能夠貪下幾個億。

 
神道也是這個路子,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這種操作空間,主要是香火願力。

 
用西方修士的話來理解,那就是信仰。

 
比如人界西方那位神級扛把子,為了讓信徒忠誠,搞出了《十戒》,第一條寫得清楚明白: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再比如北俱蘆洲的眾神殿,也是同樣的路子,只不過從信奉一個神,演變為信奉幾位善良正直的主神,整體來說換湯不換藥。

 
如果說第一紀元的毀滅,源於妖族和人族最終大決戰,那麼第二紀元的毀滅,主要源於信仰的不統一。

 
東方神話體系相當龐雜,有成百上千的神靈,老百姓根本不知道該信哪一個,以至於到了靈氣復甦之前那個破滅時代,很多人都失去了信仰,變成無神論者。

 
即使在靈氣復甦之後,人們已經接受了修真者的存在,依然談不上有多高的信仰。

 
換句話說,如果有統一的信仰,形成約定俗成的標準,人心不至於腐爛得那麼快。

 
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裴隱的操作機會來了。

 
以東方大唐為例,真正能享受香火的,並非那些頂級大神,反而是一些不太起眼的小神。

 
比如灶王爺,民間很多老百姓過年的時候,還保持著送灶王上天的老傳統。

 
比如財神,想搞錢的都得拜一拜。

 
這些小神得到的香火,甚至超越了道祖和佛祖。

 
裴隱的機會也應運而生,他追求的道路,是成為龍神。

 
只要是以“龍的傳人”自居的東方人,理論上都可以成為他的信徒。

 
當然,純屬理論上,實際操作起來往往是另一碼事。

 
儘管如此,裴隱還是看到了一線希望。

 
他發現了一個秘密:神,能夠淨化心靈。

 
人們內心太陰暗的東西被淨化之後,天道也不至於覺得人心太扭曲。

 
換句話說,世界末日,不至於來得那麼快。

 
捕捉到這個重點,裴隱破天荒地熱血沸騰。

 
如果能把世界末日,從二十年後,推遲到五十年、一百年之後,他逆風翻盤的機會就更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