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流年

像賈珚第三年,就不去六部歷練了,他回了賈家族學裡當了助教,帶一年級新生,賈家第三年,只招蒙童了,你認字我都不收了。氣得那些前兩年沒考上的學生家長,直跳腳。一打聽才知道,因為賈琮小朋友要上學了,賈琮小朋友的同學不能比他大太多。而賈家族裡五歲上的男孩也有幾個,全被抓來上學,所以剩下名額不多了,你們且行且珍惜吧。

京城的人也看出來了,賈家不摻和你們那些爛事,我們就只管自己家孩子唸書。

十一子中像金榮家世全無的,現在已經放棄了繼續考學,在張鎮衙裡做了師爺,幫著處理公文,一年也有七八百兩,金寡婦一下子就脫貧致富。換了宅子,添了下人,產業,整個人都抖了起來。

秦鍾倒也是專一的,就跟在親爹後頭專心的學習,秦邦業看兒子長進了,和之前的舊關係也都慢慢的切割了。之前其實還有點怕,常常嚇得一宿一宿的睡不著,身子骨自是差了。但是看賈家沒一點怕的意思,還鬧得這麼風生水起的,自要向賈赦討主意的。

賈赦就睥睨著他,問他除了讓小秦氏掛了個名,還幹了啥?秦邦業搖頭,小秦氏也十八九了,就是老義忠親王第一次壞事之後生的,怕老聖人怪罪,放外頭養了。說是秦家的孩子,其實人家自有一套班底,秦可卿那通身的氣派,是連二十兩都湊不出來小京官能養得出來的?所以秦邦業說實話,跟小秦氏真不熟。不然,原著裡秦鐘上學的銀子,還要老子去湊,大觀園小姐妹們的組回詩社王熙鳳還拿了一百兩呢。

秦邦業看賈赦不說話了,自己再琢磨也回過味了。小秦氏是既是掛了他的名,那裡

頭的事,人家也不會再讓他再摻和了,一個和賈政一般萬年都不升官的主,也指不上個啥,不然,當初也不會讓他來養這個孩子了。

秦邦業瞭解了,自是恢復健康,開開心心的帶著親兒子參與到了工部的各項建設之中。反正工部尚書還挺喜歡秦鐘的,說只要他考上舉人,就給他個差事。若是上了同進士,就可不用翰林院三年培訓期,直接進工部。反正你也沒長一張宰相的臉。這話秦家父子都愛聽,乾得很歡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