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木 作品

第621章 商賈也可密告!

 第621章 商賈也可密告! 

 “陛下聖明!” 

 郭安隨口奉承一句,便再次朝著朱高熾說道:“敢問太子殿下,不知那從京師前往陝西的水泥直道,修建的如何了?” 

 雖然不懂郭安怎麼會突然問起這個,但朱高熾還是連忙回道:“老師,前幾日,有消息傳來,水泥直道只剩下平涼府與鳳翔府,還有西安與南陽府之間的兩段道路,想必,最多再有一個月,從京師到陝西行都司的水泥直道,便可徹底完工!” 

 說起這個,不管是朱高熾,還是一旁的朱棣,都是渾身散發著濃濃的得意。 

 沒有徵調任何勞役,也沒消耗民力,更加沒有消耗國庫,他們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鋪建出一條平坦堅硬的水泥直道。 

 此水泥直道,長約兩千多里,遠超秦漢直道。 

 從此,大明西北便直接控制在京師手中。 

 如此功績,足以讓後世子孫瞻仰不已! 

 “恭喜陛下,恭喜太子殿下,如此曠世之道,可比擬大運河。 

 必會福澤天下數萬萬百姓,天下百姓必然口口相傳,後世之君,也會因此而稱讚陛下與太子殿下!” 

 郭安滿臉真誠的誇讚了一番,便再次說道:“此道竣工之後,太子殿下也可再次組建兩支隊伍,來以工代賑!” 

 “以工代賑?” 

 朱棣與朱高熾均是眼睛一亮。 

 “再在大明,鋪建兩條水泥直道?” 

 “正是!” 

 郭安微微點頭,“以往之時,生怕耽擱農耕,殿下只能鋪建一條水泥直道。 

 現如今,北方几省遭受旱災,那些百姓家中沒有糧食吃食。 

 殿下將他們招募起來,每日發給他們糧食,這些百姓可以為大明修建大半年的水泥直道,還不用擔心影響農耕,也不用擔憂朝中官員有什麼異論!” 

 “老師此計甚是!” 

 朱高熾大喜。 

 朱棣則是問道:“郭卿可有想過,鋪建何處水泥直道?” 

 郭安直接道:“陛下,再有不到幾個月,便是寒冬,北方的水泥直道,到了冬天,便不能鋪建。 

 如此,只能是鋪建南方的直道……大明西南,有海道,那不如西南來的實惠……” 

 沉吟片刻,郭安試探著問道:“陛下,鋪建從京師前往四川的水泥直道如何?” 

 “四川?” 

 朱棣眉頭微微一挑,“郭卿可知,四川多高山峽谷!” 

 郭安道:“陛下,用炸藥,遇山開山,遇水搭橋。若是實在是險峻,那隻能繞路,或是能鋪建到何處,便到何處。” 

 朱棣眯著眼睛,思索半晌,道:“在四川以西,有烏斯藏諸部。 

 京師距四川有著三千多里地,若是鋪建出一條水泥直道,也可更好控制四川!” 

 “陛下聖明!” 

 郭安微微拱手。 

 朱棣又問道:“那另一條直道呢?” 

 郭安直接道:“雲南!” 

 “雲南……” 

 朱棣眼眸一亮,忍不住又有些擔憂問道:“從京師前往雲南,大半年,能否鋪建完成?” 

 “不能!” 

 郭安十分乾脆的搖著頭。 

 朱棣問道:“那郭卿為何還要鋪建前往雲南的水泥直道?” 

 一旁,朱高熾發現,原本是他負責的事情,結果他卻是直接插不上嘴了! 

 郭安回道:“陛下,雲南、交趾多糧!這些地方的糧食,運往北方,需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還十分費勁。 

 但是,若是將北方的青壯百姓,帶來此處,卻是十分簡單。 

 另外,越往南,寒冬天氣越是暖和!” 

 “可!” 

 朱棣直接點頭,隨後終於看向一旁的朱高熾。 

 “太子覺得如何?” 

 您都同意了,我還能說不? 

 朱高熾心中微微嘆息一聲,只能一臉積極道:“此兩條道路,最適合以工代賑!” 

 “如此,便依此行事!” 

 朱棣道。 

 “兒臣遵旨!” 

 朱高熾連忙應道。 

 朱棣滿意的點了點頭,便又看向郭安郭安,“郭卿可還有何良策?” 

 郭安想了想,便是再次說道:“啟稟陛下,微臣以為,朝堂也需要鼓勵那些商賈,讓他們多將南方的糧食,運往北方各個州府! 

 再多鼓勵,讓他們回來之時,多運回一些海外的糧食!” 

 聽到這,朱棣兩眼微眯。 

 “如何鼓勵?” 

 “陛下,對於商賈,只有用利誘之!” 

 “又是商稅?” 

 朱棣兩眼大瞪。 

 “正是!” 

 郭安微微點頭,說道:“那些商賈,便是因利,才經商。唯有利益,才可讓他們自發上心。” 

 “嗯!” 

 朱棣也緩緩點頭,“此事,咱會吩咐戶部與稅課司前去辦!” 

 郭安又道:“陛下,微臣擔憂,會有戶部、稅課司的官員,與那些當地士紳有利益勾結,阻擾此事!” 

 朱棣神情一凝,“咱已經查辦了那麼多的官員……” 

 郭安直接道:“陛下,洪武年間,查辦的官員更多!” 

 朱棣臉色僵硬。 

 貪官止之不竭,他又不能如何! 

 “你有何辦法?” 

 郭安急忙道:“陛下恕罪,微臣也無好辦法,只是諫言,陛下可提高一些商賈地位,讓他們可有與那些士紳對抗的力量!” 

 朱棣嗤笑一聲,有些不屑,“大明所有官吏,皆出自士紳之家,那些商賈如何可與之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