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一百四十四章 種植園改農場

 當然,東非沿海地區屬於外向型經濟,並不能代表東非的全貌,尤其是內陸地區國情迥然不同,費爾南德斯以前只是看到東非表面的飛速發展和繁華,具體情況如何,還要體驗一段時間才能有所深入瞭解。

 ……

 馬普托市。

 “目前我們已經恢復了馬普托周邊七十一處種植園的生產,原本馬普托周邊有大大小小種植園四五百處,在我們接手以後,對當地的種植園進行了全面整合,最終形成七十一個超大型種植園。”

 “在種植園勞動的主力是葡萄牙人留下的黑奴,葡萄牙人在馬普托的黑奴就有四萬多人,戰爭時期他們又強徵了許多黑人,這些都可以在東部牲畜和機械到來之前,維持種植園的開發,不過到時候種植園就要變成大型農場了。”

 熱帶種植園是典型的密集型勞動產業,就比如棉花收割,在19世紀想完成機械化是很難做到的。

 世界三大棉花產地,美國,印度和遠東帝國無不是人口稠密的區域,像美國就是因為棉花種植園人手短缺,所以引入大量黑奴,南北戰爭時期南方種植園裡大量黑人,北方的資本家們肯定眼饞。

 新漢堡港市屬於東非南方牧場範圍,南方牧場是東非畜牧業比較發達的區域,僅次於北方牧場,而且未來有可能超過北方牧場,所以新漢堡港市有能力調撥一批牲畜對馬普托進行支援。

 如果僅僅是政府出問題,那很好解決,但是大量葡萄牙平民離開,直接導致了當地基層系統被摧毀,所以等到東非委派的馬普托政府抵達後,馬普托情況並沒有得到改善。

 但是莫桑比克地區尤為嚴重,併入東非時間太晚,加上葡萄牙人感人的“效率”,莫桑比克和安哥拉遠遠落後於東非其他區域。

 不過隨著戰爭打響,馬普托就陷入了停滯狀態,戰爭結束後,由於葡萄牙政府和大量平民退出,整個馬普托的管理體系更是直接崩潰。

 也就是當地的種植園業,防止土地重新拋荒,至於馬普托的商業算是徹底完蛋了,短時間內各國商船都會避開這裡,而是在新漢堡港,亦或者英國納塔爾殖民地的德班港停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