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三百六十九章 都需要時間

恩斯特:“軍事上儘量不干擾馬塔貝萊省,鐵路部門要提前做好準備,尤其是對葡萄牙兩塊殖民地的戰備工作要做好,如果爆發戰爭,就徹底把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從地圖上抹除掉,徹底打通東非東西方兩大洋之間的陸地通道。”

說到底,對於東非而言,葡萄牙的兩塊殖民地重要性要高於當前的開普敦,拿下這兩塊殖民地,東非的國防安全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同時經濟,交通,產業等也更好進行全國性佈局。

“先不管敵人什麼時候開戰,我們要定一個時間節點,這個時間節點到來之後,我們都要徹底解決葡萄牙的問題,到時候就像當初進攻德蘭士瓦共和國一樣,主動出擊。”恩斯特接著說道。

“那這個時間節點選擇在什麼時候?”菲利克斯問道。

恩斯特想了一下後,說道:“目前我們東非正在大力發展經濟,所以戰爭不能對全國的生產工作造成太大影響,尤其是當下,正是東非工業和基礎設施的奠基大背景下。”

現在東非經濟發展已經從混亂無序向合理有序過渡,因為東非是一個新國家,且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體制不同,沒有可以供參考的目標。

加上東非自己的人才培養起步比較晚的原因,東非的官僚群體治國經驗也不如世界其他地區,甚至可以說沒有治理經驗。

所以早期東非工業化進程十分混亂,這些都是需要磨合的,這一點在整個七十年代,對東非經濟發展實際上造成巨大破壞,不過這也是東非必然要經歷的社會發展階段。

目前東非政府在發展經濟上,經過十多年的磨合,才稍微能追上世界平均水平,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東非一直沒有貿然激進。

就比如七十年代,如果東非有一個良好的基礎,恩斯特就可以直接上馬一大堆工程,對東非實現徹底的工業化改造。

因為在1873年經濟危機期間技術,產業,機器,等等發展工業的要素都可以從歐洲獲得。

而現實是當時東非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原因就是人才和健全體系缺失的問題。

這就和前世遠東帝國搞工業化一樣,蘇聯專家手把手教,而當時遠東帝國的文盲率程度,恩斯特都可以想到蘇聯人心有多累,就算是高學歷知識分子也需要單獨學習俄語,這中間因為翻譯問題又會造成多少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