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四十二章 移民熱潮

像王大治這樣的宣講員還有很多,他們深入家鄉去宣傳東非殖民地的好處,打消華人的顧慮。

當然,也是給這些大字不識,沒有見識的苦難民眾找到了門路,在沒有接觸到途徑或者有人提攜的話,普通人是不會輕易踏入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的。

誰想在家鄉忍飢挨餓,之前是不知道,或者沒有門路,如今知道了,只要給口飯吃,賣了這條命又算什麼!

其中最誇張的還是一個叫張根生的宣講員,他的家鄉正在忍受旱災,他一回去,那反響十分強烈,包括隔壁幾個村子的村民都有人主動報到。

東非殖民地的情況怎麼樣,這些受災的人不知道,但是張根生的樣子就不像是受過苦,這個時代看一個人過的怎麼樣看他的外貌基本就確定了,大多數普通群眾都是面色肌黃,身上的骨頭清晰可見,看不到一點肥膘。

而張根生人往那一站,就是這個時代人們所追求的那種健碩的狀態,那代表著吃的飽飯。

而且張根生啊!附近誰不知道,當年洋人來這裡招工,那時日子勉強維持的下去,大家也就抱著看樂子的心態看著張根生上了“賊船”,畢竟洋鬼子能有啥好心思。

甚至有人謠傳,西洋鬼子是吃人惡鬼,張根生這一去啊準是回不來了,可現在一年過去了,張根生回來了,謠言不攻自破。

看著穿著華麗衣服,精神煥發的張根生,受了災的百姓自然問東問西,至於張根生剃了辮子,大家倒不怎麼關心,沒看見人家一行人來時,鄉里的官差點頭哈腰的樣子?

說明人家根本就不怕官府,畢竟這個時代的清國只有革命黨才會剃辮子,或者是像南方長毛那樣披頭散髮。

這種人官府見了絕對不會和你好好說話,一套流程直接拉走,輕則坐牢,重則槍斃。

這張根生明顯不屬於此二類,所以相識村民就詢問張根生啥情況,張根生自然是知無不言。

聽到張根生的描述,那群村民可激動了,這世上竟然還有這種好事,連飯都吃不上的村民自然是相互奔走呼告。

於是附近的村子也得知了此事,人多壯膽魄,這些村民想著大夥一起去這個東非殖民地,也好有個照應。

這些移民這樣想也無可厚非,可惜東非殖民地可不會把這些人放在一起,到時還是要打散分配到殖民地各處,這些村民自然不會知曉。

於是張根生負責的區域當天就有一千多人報名前往東非,這可為難了膠州灣的工作人員,在緊急調度了一批糧食和藥品後,才安排好這些人。

而這樣一來,只能向上面報告,多要幾條船來,同時通知東非殖民地多準備些口糧為接收這批移民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