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未知寒 作品

第二卷 意氣長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願就此死去的第二個人

    謝應失魂落魄回到萬寶閣的時候,李扶搖正在二樓翻書,都是些儒教的淺顯蒙學書籍,說不上學問有多深。

    謝應一屁股坐在窗旁,腦袋靠在窗旁,隨手在一旁書架上拿了一本書蓋在臉上。

    李扶搖合上書,問道:“如何,你那位姑姑,最後與你說了些什麼?”

    謝應的臉被書蓋著,李扶搖看不到他的表情,只聽到謝應嘆氣,“還能說什麼,總不能到了最後都還放不下那份心思,不過我們謝家人,倒是很灑脫,直到最後,姑姑也沒求我放過父親。”

    李扶搖走過幾步,坐在謝應對面,平心靜氣說道:“你姑姑不與我講道理,最後卻是和你說了些其他東西,現如今你這個樣子,什麼心情,我都能體會,這不是客套話,若要安慰一個人,說一句‘感同身受’很有用,但大多數情況下,沒有經歷過,真不一定能感同身受,可我不一樣,我真能理解,知道為什麼嗎?”

    謝應的腦袋在書下面微微擺動。

    這就是的搖頭不知了。

    李扶搖繼續說道:“在我很小的時候,我還不是周人,那個時候我住在洛陽城,和天底下的小孩子一樣,過得一點都不憂心,一點都不覺得這個世道很壞很難熬,可等到我到了白魚鎮之後,開始為了活著而努力,為了那些冷冰冰的銀錢去做那些曾經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的時候,才真的明白了,這個世間,哪裡有那麼可愛。”

    謝應不為所動,“這好像和今天的事情沒什麼關係。”

    對於謝應的冷淡回應,李扶搖不以為意,只是繼續輕輕開口道:“重點便在於我是怎麼從洛陽城來到白魚鎮的。”

    謝應嗯了一聲,等著下文。

    李扶搖繼續說著,“延陵對於大周是龐然大物,便是因為延陵不僅有遠勝於大周的兵甲士卒,也因為延陵始終有那麼一群修士,這便是保證延陵在境內,沒有任何小國敢挑釁的原因,至於那座身後的延陵學宮在這之中所起的作用,其實除去用以震懾大餘和梁溪之外,其餘最顯著的作用便是為延陵輸送修士,世間修士依著我來看,其實不算少了,但真能一直走下去,走到極為遠的就不多,那些走不太遠的,延陵學宮自然便不能讓他在學宮裡待上一輩子,因此延陵有修士,大周沒有,就很正常,而延陵既然和學宮交好,每年的洛陽城,學宮會派人去選一些能夠走上那條修行大道的孩子帶回學宮,長此以往,延陵的修士數量,真不是你能夠隨便想象的。”

    謝應抓住這之中的關鍵點,“你當初被選上了?”

    李扶搖灑然一笑,“每年的名額便只有那麼幾個,可總有可能當年發現的孩子中,有那麼多出的一兩個也是適合的,所以自然有所取捨。”

    謝應不是笨蛋,很快便知曉答案,“所以你的名額被人搶了?”

    李扶搖搖搖頭,“或許是被人買了呢。”

    謝應不再說話,他隱隱覺得這裡面應該會有李扶搖的傷心事,所以他不準備再繼續問下去。

    李扶搖抬頭看了看天色,笑著說道:“有好些事情,真不是想就有的,比如現在,你看看,咱們不還是沒看到日出嘛。”

    謝應嘖嘖讚道:“李扶搖,你使劍使得好,講道理真的也一套一套的。”

    李扶搖不理會,只是站起來之後,平靜道:“再怎麼不想去面對,但總有一天也得去面對。”

    ——

    自從老祭酒入少梁城之後,便下榻在禮部準備的驛館裡,這些時日,並未外出,但那座驛館這些時日還是收到了如同漫天雪花一般的請柬,少梁城這些達官貴人,不管想不想見到這位老祭酒,可總歸是一點都不敢表現出來的,謝家才立下這般功勳,老祭酒又痛失後輩,皇帝陛下尚且要小心安撫,他們這些所謂的朝中重臣,說到底,要是惹得老祭酒不開心了。

    把少梁城的一席之地拱手讓人,不是一件不可能發生事情。

    這不過漫天的請柬遞往驛館之後,老祭酒也好,還是那位武道大宗師謝無奕也好,都沒有做出回應。

    一時之間,少梁城裡誰都摸不清楚老祭酒的想法。

    直到三天之後的午後,那位久居在鳳陽閣的公主殿下姬南瀧走進那處驛館,好些時日沒在百官面前露面的老祭酒難得在驛館的一處小院和公主殿下曬了一個時辰的太陽。

    姬南瀧扶著謝陳郡來到小院的一張竹椅前,讓謝陳郡緩緩坐下之後,給老祭酒的膝上搭上了一件從宮裡帶來的雪白狐裘。

    姬南瀧則是坐在一旁的石凳上,神情憔悴。

    謝陳郡眯著眼睛,看了看這位公主殿下,緩緩開口,“公主殿下的情意,其實老臣能夠感受得到,應兒一介武夫,能得公主青眼,實在是三生有幸,不過即便老臣捨得下一張老臉,願意為應兒來促成這樁婚事,現如今也晚了,不過也還好,尚未耽誤公主終身。”

    姬南瀧仰起頭,輕聲道:“老祭酒說得哪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