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丁稅

抵達劉家村時,才酉時末(六點半左右)。

工人們兩刻鐘前已下工,文具廠大門已經關了,只留下一個小偏門,給值守看護倉庫的工人進出。

車隊已經再次出發,開始送第二批書箱。

白善那邊秋收這段時間都沒消息,可能是太忙了,也不知道文具盒銷售得怎麼樣。

秦瑤心裡想著廠裡的事情,車速漸慢,來到村井這塊兒時,看見村民們都聚在這裡,村長正在通知大傢伙準備交糧稅的事情。

“過幾日收糧的官差就要來了,這兩日各家抓緊把糧稅送到祠堂這邊來,各家需繳納的糧稅我已經讓劉功算出來,不清楚的去找他問一下,別弄錯了賬,省得到時候麻煩。”

囑咐完這些,瞥見牛車上的秦瑤母子五個,村長走過來,指著大郎叮囑道:

“你家記得多備份人丁稅,大郎已滿十歲,往後每年都得交二百文丁稅了。”

這個人丁稅的年齡界限,各朝各代都有不同,有的十二才交,有的滿十五、十八才交,但也有滿八九稅就算丁的。

盛國的偏早,但按照人丁來算,等大郎年滿十六,就能到官府去領三十畝土地耕種。

其中桑田十畝,糧田十畝,山林地十畝,領了就要開始交稅。

不過這種情況也是不斷變化的,定額每年各有不同。往往和人口有關。

開國初期,地廣人稀,才有這麼高的土地定額。

發展到中期,這種定額就沒有了。

也可以不領,不領就不用交稅,家裡也能保留一位勞動力。

劉家村村民們都不領,劉肥就沒去領,自己一個人要種這麼多畝地,想想他都害怕。

而且一領了土地,就要獨立一戶,往後的徭役、賦稅,都另外算。百姓們大多覺得不划算。

這也是為什麼村裡人都很避諱分家的原因之一。

如果有人被家族分出去,那是要被村裡人用異樣眼光審視一輩子的。

大郎沒想過自己居然還要交丁稅,震驚之餘,又覺得自己給家裡添麻煩了,一路沉默。

回到家後,立馬把二郎三郎四娘叫進房間,讓二郎把他們的攢下來的零花都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