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破春風 作品

第兩百四十章 賈詡之計生毒瘤,禍亂兩國爭不休

  一位大臣出來,拱手:“非我等庸庸朝臣之功,乃陛下用人之聖明。”

  “哈哈,諸卿就不要謙虛了!”康成乾上前將那位大臣雙手托起,隨後往回走,“朕雖貴為天子,但終究是一個人,雙眼難顧這天下所有事,而眾卿就不同了,你們人多,乃朕肱骨,你們看到的,便是朕看到的!”

  花花轎子人人抬,何況還是皇帝的恭維,一群朝臣一個個不由嘴角含笑,這一代的君王,雖說沒甚大本事,但聽勸,待文武親和,這就是許多皇帝做不到的。

  當然,他們也最喜歡這樣的皇帝。

  “……不過,朕也有所慮,那燕國夏王手中兵馬皆是百戰之兵,殺人如麻,我吳國此時出兵與其爭奪慶州,會不會引來更大麻煩?”

  “呵呵!”

  文武當中,一個著綠袍的武將大步走出,重重拱手:“陛下,中原雖富饒,可四面環敵,那燕國小兒入主中原,兵威勢強不假,但也受極大桎梏,當年魏國也何其強大,卻不敢隨意動兵?而選兩位公主加入齊、梁?無非安穩西北,以減輕防禦四國的開支。”

  也有大臣出列附和。

  “陛下,燕國小兒兵馬強悍,但也不得不分兵,單一軍,可敵我一國兵馬?我吳國雖不善步戰,但佔據地利,進可拿慶州,退可以淮江之險為屏障,江上大船橫行,燕國盡是北地之兵,安能與我軍水戰?”

  康成乾笑吟吟的點頭同意,這兩文武的說法,當然這也是他為何同意和越國結盟的原因,有淮江之險,吳國兵馬精通水戰,這是魏國不能比的。

  就在君臣分析利弊,北上兵馬進展之時,他們不知道的是,原本一隅之地發生的一樁衝突,此時已在三日內爆發到難以收拾的地步。

  蝸居越國劃分的三十里地的上萬吳人在八月最後一天,衝過地界帶著憤怒襲擊了越國兩處村子,打死了三十多人。

  隨後,最近的太平縣出動兵卒、捕快行動起來,針對境內的吳兵施行封鎖各條要道,一寸寸壓縮爆發民變的這支吳民活動空間,遣派許多捕快、差役逐村緝拿,凡藏匿參與襲擊者的村人,連帶家眷一起被帶走。

  事情鬧成這樣,這裡的吳人開始聯合起來,用著木叉、鋤頭反抗,然後被殺了幾十人,消息隨著那些貨郎、路過的商旅、行人傳開,距離這邊最近的邊界吳人村子,憤憤不平,每日都有大量人聚集在國界朝對面巡邏的越兵辱罵聲援。

  到了九月初二這天,三十里地面上的吳人傷亡越來越多,大人被殺,孩童坐在血泊裡放聲大哭的畫面,變成了常態,邊界上的吳地百姓開始隨著消息越來越多,開始跟對面越兵發生衝突。

  吳國這邊巡邏的吳兵多數是本地人,亦或從其他地方過來,但在這邊安了家,兩邊衝突一起,吳國邊兵自然也加入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