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517章 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

    楊二身為漢人皇帝,自然而然的選擇了大力扶持江南的門閥世家以對抗隴右鮮卑集團,但是楊廣大力推行科舉制度以及勳官改革制卻觸及到了當時江南門閥世家的利益——

    勳官制度改革會影響到那些大的門閥世家們原本能夠世襲傳承的權力,而科舉制度不僅會影響到那些大的世家門閥,同樣會會影響到那些“寒門”的利益。

    眾所周知,所謂寒門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因為再怎麼寒的門首先也得有個門才能再說寒的事兒,所以隋唐時期所謂的寒門並不是泛指普通的窮苦百姓,而是指那些實力不夠或者已經敗家的世家門閥。

    勳官制度改革觸動了“五姓七望”等大的門閥世家利益,科舉制度這玩意得罪了大的門閥世家的同時也得罪了那些“寒門”,大大小小的世家門閥對楊二的背刺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至於其他像奢糜無度、不惜民力、好大喜功之類的,更多的都是潑髒水。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就像世人都說李二不殺功臣一樣——李二殺功臣?李二的功臣那是他想殺就能殺的?哪個功臣背後沒有世家門閥的影子?你李二想殺就殺,你當你是朱重八?

    哪怕經過武媚孃的屠刀之後,那些門閥世家不再像唐初之前那樣牛逼到瞧不起李氏皇族,但是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哪怕到了大宋時期也照樣存在世家和儒門,要不然文彥博也不敢說出那句著名的“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而大宋的皇帝們本身就是慫蛋居多,對於文彥博這種赤裸裸要分皇權的屁話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下。

    弄清楚了這些前置條件,那麼這條線就很好捋了。

    王珪在混成了宰相之後成了太原王氏一脈,而讓秦會玩患上季常癖晚期綜合症的王氏是王珪的孫女,所以王氏他爹,秦會玩的老丈人就是太原王氏的一枝。

    本身弄到火器的製作方法之後能自己用不說,轉手賣掉更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再加上大宋的儒門世家們本身就瞧著趙桓這個皇帝不太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