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502章 大宋的基本國策

    “金國那邊倒是動靜頗大,最近來往灤州邊市的商人都少了些。”

    秦會玩躬身奏道:“至於順天府這邊,除去那些豪商巨賈們想要捐餉獻糧之外,民間百姓也在鬧騰著從要從徵,不過都被臣給勸回去了。”

    趙桓嗯了一聲,說道:“你做的對。”

    即便是在冷兵器時代,老流氓劉邦還知道立下士不教不得徵的規矩,現在大宋對外的戰爭雖然還沒有達到一戰二戰那種純熱兵器戰爭的水平,卻也不再是以前憑著血氣之勇就能上陣殺敵的冷兵器模式了。

    再加上金國那邊的火器發展已經被方別引向了歪路——火藥中硝石的比重加大,不僅意味著容易炸膛,同時也意味著炮聲更響,硝煙味兒更重。

    正所謂新兵怕炮,老兵怕槍,禁軍裡面的老兵油子們能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睡著,也能在偶爾火銃響起的戰場上保持萬分警惕,而那些新兵就恰恰相反,更別說這些沒有經過訓練的青壯百姓,到時候不先炸營才怪。

    至於那些想要捐餉獻糧的豪商巨賈,趙桓一時間卻是有些遲疑。

    不接受這些人捐餉獻糧吧,難免就會寒了人心——崇禎那倒黴孩子想要借錢都借不到,大宋民間是可著勁兒的給皇帝送,這人心多難得多寶貴呀。

    可要是接受吧,又有可能給人一種扶植商業的錯覺。

    大宋雖然從來都不禁止商業的發展,但是也不會大鳴大放的支持商業,重農抑商才是大宋的基本國策,而大宋之所以會放寬對於商業的管制,說白了還是為了有錢給大遼、西夏等國歲幣。

    要不然的話,為什麼歷史上就只有大宋會放開商業管制,其他辣麼多的朝代有一個算一個幾乎全是重農抑商,難道這些王朝的皇帝們全都是瞎子,看不到商稅能夠給國庫帶來多少好處?就算這些皇帝全都是蠢貨,那站在朝堂上的那些大佬們也總該看的到吧?

    不是看不到,而是在工業技術和農業技術不夠發達的前提下只能選擇性的重農抑商——商業這個玩意固然能提高朝廷的收入,可是沒有了農民種地,再多的錢也沒辦法換成糧食,種花家有高產雜交水稻有化肥,古代的那些皇帝們有個球?所以,為了國家的穩定,皇帝和朝堂上的那些大佬們也只能優先選擇重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