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461章 朕最怕的是大宋百姓

    至於說讀書人太多了沒辦法安置,那就更是一個扯蛋的偽命題了。

    傻賊鷹想盡一切辦法吸收全世界的優秀人才為己用,種花家依靠掃盲跟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擺脫了自蟎清以後的頹勢,這難道還不能說明人才的重要性?

    趙桓從來都不怕讀書人太多沒辦法安置,怕只怕讀書人不夠多!

    如果大宋真有千千萬萬的讀書人,那麼只會出現一種可能那就是向民間擴散,也就是後世網上常說的內卷。再加上蒸汽機出現之後的工業革命讓百姓能有事可做,配合向袋鼠島以及殷商遺民所居的大陸、歐羅巴大陸等地方移民開拓,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現趙諶所擔心的情況。

    反倒是有可能在百年之內完成全球混一的偉業。

    壓下心裡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後,趙桓乾脆又帶著趙諶等人在學堂裡面逛了一圈,讓趙諶對於社學學堂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之後才又帶著一行人往田間地頭上而去。

    剛剛過完年不久,柳芽兒剛剛開始吐綠,還沒有經過幾場春雨的田間地頭上已經有了許多老農忙碌的身影。

    趙桓悄然用力踩了踩腳下的土地,感覺到土地尚且沒有完全化開凍土之後便笑眯眯的對趙諶吩咐道:“去試試吧,嘗試一下種地的感覺。”

    說一千,道一萬,自己再怎麼教導趙諶治國,再怎麼告訴趙諶民生維艱的道理,也不過是嘴皮子上的功夫,倒不如讓趙諶親自去耕種一些土地,也好讓他知道百姓的難到底難在了哪兒。

    趙諶倒也沒有拒絕,反而興致勃勃的按照趙桓的吩咐去找了個老農,表示自己願意用十貫寶鈔來換取一個體驗耕種的機會——

    種地誰還沒種過呀?就算往常勸農春耕時的耕種有作秀的成分,那自己跟著眼前這些老農學習總沒問題了吧?反正看他們翻地很輕鬆,想來自己也不會累到哪兒去。

    但是趙諶不知道,有個叫周迅的墮落文人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叫做看人做時千般易,輪到自己萬種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