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455章 大宋肯定血賺

    這些一賜樂業人在趙吉祥那些沙雕玩意當政的時候就已經來到大宋,而且一直到新天朝成立之後還依舊存在,甚至還有些遺老遺少哭著喊著的要回歸以色列,這就足以說明他們在建奴當家的蟎清時期也依然存在。

    建奴從老野豬皮開始就有剃髮令的存在,後來被孫之獬那個癟犢子發揚光大之後更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些一賜樂業人不也老老實實的剃髮留辮了?

    這就像霞飛先生說過的那樣兒:和尚摸得,偏我摸不得?

    對於趙桓來說,這些一賜樂業人既然能在建奴的手底下老實的跟三孫子一樣,那就沒理由在自己的手底下不老實。

    如果敢不老實,那就只能說是慣出來的毛病。

    恰好,自己這個老中醫別的病不太會治,倒是對各種不服跟白眼狼的毛病頗有心得。

    就像李承乾說過的那樣兒:殺五百,豈不定?

    如果殺五百也解決不了問題,那就殺五千,五千不行就五萬。

    再者說了,自己需要的本來也不是這些一賜樂業人多麼聽話多麼忠心,而是需要讓他們打出來一個復國的旗號——

    無論這些一賜樂業人是自願的還是非自願的,只要他們能打出來這個旗號就行,而且打完這個旗號之後也就沒什麼用處了。

    卸磨殺驢而已,中原堂口的皇帝們對待那些給他們打江山的功臣都能下得去手,難道趙桓對一群跑來大宋求收留卻不想融入大宋,還曾經在蒙元南侵之時當過二等色目大爺的貨色們還下不去手?

    到時候是扔給秦會玩還是扔給工部,那就全看趙桓這個大宋官家的心情。

    但是讓趙桓沒有想到的是,莊成益卻忽然開口說道:“啟奏官家,臣聽聞民間有句俗語,叫做上趕著的不是買賣,臣深以為然。”

    趙桓瞧了莊成益一眼,說道:“說下去。”

    莊成益微徽躬身,應下來之後便接著說道:“既然那些一賜樂業人在我大宋只是三等人,只怕他們心中也未必就沒有想回到故土,重建一賜樂業國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