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441章 他們配麼?呸!

    跟漢、唐、明三個堂口比起來,原本的大宋確實是個弱雞,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漢、唐、明那三家都是出門砸別人家的場子,就算偶爾砸不贏也不會吃虧,最起碼也能落個保本。

    而大宋是坐在家裡等著別人來砸,這也是大宋的戰爭勝率遠高於漢、唐、明但是卻被認為是弱雞的原因。

    再怎麼高的勝率也難掩自家被人砸到一地雞毛鴨血的事實。

    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大宋之所以這麼弱雞,除了其自身重文抑武所帶來的毛病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且經常被人忽視的原因——

    遼國不是那種只知道騎在馬背上的遊牧民族,金國同樣也不是。還有後來的蒙古,同樣也不是隻知道騎馬砍殺的蠢貨。

    實際上,無論是遼國還是金國乃至於後來的蒙古,這些堂口的學習能力也不弱。宋朝有步人甲,金國有鐵浮屠。蒙古不僅有重甲騎兵,甚至還率先搞出了回回炮之類的大殺器。

    大宋攤上這麼一堆鄰居也真是倒了大黴。

    就像現在,儘管趙桓已經儘可能的嚴防死守了,但是大宋剛剛才開始列裝的燧發槍還是被金人偷偷學了去。

    儘管金國那邊的精度不高,射程也不如大宋這邊,但是人家金國也不含糊,直接就玩起了火力覆蓋的那一套,希望能通過提高火力密度來解決精度不夠的問題。

    然後趙桓就總有一種拿錯劇本的感覺——

    一個講究高精度,另一個講究多就是好,怎麼總有一種鷹醬和兔子的即視感?大宋就好像是鷹醬?金虜反倒更像是兔子?

    這特麼不對啊混蛋,肯定是拿錯劇本了!

    “著將作監與工部、皇家學院想辦法提高燧發槍的產量,著皇家學院加快火炮的生產與列裝。”

    既然燧發槍的洩密已經是無可挽回的事實,那就乾脆用大宋最擅長的手段來搞死對方——金國的生產能力不如大宋,研發能力也同樣不如大宋,大宋只要在這兩方面保持住領先,想要懟死金國倒也不難。

    最主要的是,大宋的火器一定要比金國那邊的多!單位火力一定要比金國那邊的強!火力密度也一定要比金國那邊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