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364章 民什麼時候鬥得過官?

    更牛逼的是,項城縣知縣還創造性的發明出了“預催”和“預借”。

    所謂預催,就是靖康六年春的時候先把靖康六年秋的賦稅給收上來。如果靖康六年的已經都收上來了,就把靖康七年乃至於靖康八年的都收上來。這就叫預借。

    包括徭役自然也是一樣——

    靖康幾年廢除的徭役來著?就當是靖康元年廢除的好了,反正無關緊要。

    重要的是靖康元年以前沒有廢除徭役,對吧?比如宣和二年,咱們項城縣是有徭役的。只不過那年沒什麼大事兒,所以就沒徵發徭役。

    但是!官府不徵徭役不代表免了你的徭役!

    所以,你在宣和二年的時候欠了官府一次徭役,現在需要徵發你服役了。

    到底欠了多少次?

    那這事兒可有的算了——大宋立國至今一百六十來年了吧?反正多了不說,你欠個十次八次總是有的。

    所以,《永不加賦》的詔書宣讀執行了沒有?宣讀執行了。

    重新釐定土地,保證每個百姓都能分配到土地的政策執行了沒有?也執行了。

    官家要求徹底廢除徭役的指示執行了沒有?也執行了。

    包括其他亂七八糟的像階梯稅律等等亂七八糟的政策,項城縣全都老老實實的執行了。

    只不過項城縣的執行力度太大,又創造性的發明了這麼多新玩法。

    這特麼簡直比秦會玩還會玩!

    “那就沒人想著告御狀?”

    趙桓皺著眉頭,問道:“此前官家不是下詔,說是允許百姓進京告御狀,也允許百姓捆了這些貪官汙吏進京告狀?”

    “捆了官?”

    那攤主嘿嘿笑了一聲,嘲諷道:“民什麼時候鬥得過官?別說現在就是往後五百年,一千年,這老百姓他也鬥不過官!”

    “是,官家是說了允許百姓捆了官進京告狀,可是誰家就自己一個人兒啊?不替全家老小想想?”

    “就算真有那種光棍的,那官府也不會那麼逼迫他不是?這官老爺最是擅長見碟下菜的,普通老百姓又怎麼能鬥得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