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344章 徹底慣壞百姓

    再結合朝廷給的其他優待,比如三免五減之類的政策,縱然許多百姓不願意離開故土,倒也沒有人說些什麼怪話,更沒人想著因此而造反。

    基數最多的普通百姓們沒有鬧事的想法,剩下那些想鬧的也就沒有了鬧的底氣。

    不要以為大宋的“鄉賢士紳”們會完全無視百姓。

    實際上,雖然“鄉賢士紳”通常都會在佔盡了百姓的便宜之後再罵上幾聲蠢貨,卻也不是不知道離了百姓們的支持之後鬧事的下場。

    畢竟,這些“鄉賢士紳”可都是讀過書的,沒有哪個是傻子。

    而且《大宋皇家報》上面說的很清楚,之所以要遷移百姓去瀛州,是因為瀛州發現了金礦和銀礦,還有大量可以耕種的土地,現在遷移百姓過去,就是為了把瀛州徹底變成大宋的一部分,以後好給子孫後代們留下。

    ……

    “鄉親們!以後你們就是咱們瀛州布政使司銀見州周防縣的百姓啦,而我,丁略知,就是咱們周防縣的知縣!我跟大家夥兒一起去瀛州!”

    趁著一眾百姓們休息的時候,一個身著七品官服的官員笑眯眯的站在一眾百姓身前,高聲道:“無論是在去瀛州的路上,還是到了瀛州之後,大家夥兒遇到什麼問題,都可以來尋本官。”

    一眾百姓趕忙站了起來,一齊叉手行禮,口中喊道:“見過老爺!”

    丁略知笑著點了點頭,伸出雙手虛按一把,笑著道:“大家夥兒坐下接著歇息,本官就是過來露個臉,讓大家夥兒知道本官長什麼樣兒。”

    “順便,也是有些事情要通知大家夥兒。”

    “這第一,就是瀛州那邊已經開始給咱們建房子了,等咱們到了之後,這房子估計也該建的差不多了,到時候抽籤選房子,抽著哪個是哪個。”

    “這第二,是要告訴大家夥兒,雖然大家都是來自不同的地方,之前也互相不認識,但是大家夥兒最好從現在就開始互相熟悉,因為等到了瀛州之後,你們要自己推舉出自己村子的里正。”

    “這第三,就是來問問大家夥兒,咱們這些人裡,有沒有要綱妾的?如果要納妾,等到了瀛州會給大家夥兒發一個,如果不要小妾,可以折成五貫寶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