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342章 大宋的南北對立

    即便到了真宗和仁宗時期,有南方士子開始參與到政治當中也沒什麼鳥用,北方士子的優越心理依舊還是辣麼強烈,兩夥人互相鄙視互相排斥甚至在政治上互相敵對的表現也十分明顯。

    當時甚至有人認為,在不同的朝代中,如果由南方人執掌政權,就會導致天下大亂,而由北方人執掌政權,則是會天下大治。

    妥妥的地域黑,而且還是一黑一大片的那種,比後世專門黑少數幾個省的黑子們可黑太多了。

    這麼看來,是不是南方的小夥伴們受到了不公平待遇?

    實際上,這種地域歧視幾乎伴隨了整個種花家歷朝歷代的歷史——老李家的時候還出現過山東山西互相看不上眼的情況呢。

    不過有句老話說的好啊,叫做風水輪流轉。

    大宋時期處於被鄙夷地位的南方士子們等到了大明的時候就搖身一變,開始鄙夷北方士子,同樣也搞出了南北分考,甚至連錄取方面都出現了南北榜。

    當然,趙桓關心的並不是風水輪流轉這種問題,也不是大宋為什麼會出現南北互相鄙視這種局面,因為這裡面狗屁倒灶的原因實在是有點兒多,多到從先秦到大宋,從朝堂到地方,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原因一大堆,就是捋上一天一夜也未必能捋清楚,趙桓也懶得捋清這裡面的彎彎繞。

    當一個人手裡有了錘子,而且是足夠大足夠硬的錘子,釘子就不再是問題了。

    趙桓選擇的解決辦法自然也是充滿了錘子風格。

    把江南的百姓直接遷移一部分到瀛州,這裡夠靠北了吧?

    而且順帶著還能解決宗族這個傳承了兩千多年,一直暗中跟皇權較勁的問題——

    趙桓搞的遷移是以戶為單位,而不是以族為單位。

    雖然從瀛州到江南的距離不算太遠,但是想要從瀛州到明州,也絕不像後世那麼容易。

    如此一來,大的宗族直接就被拆分成了兩部分,還能美其名曰給他們開枝散葉的機會。

    而且這些被遷移到瀛州的百姓,無論是富戶也好,還是普通百姓也罷,一旦遠離了原本的宗族,就只能以鄉里的身份互相靠攏互相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