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146章 跟倭國的新仇舊恨 2

    孟子曾經說過,“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如果再說得嚴重些就是“人不自強,斯招辱矣。”

    換算成沒文化的沙雕網友們也能理解的說法就是:如果一個人自己不要臉,那就別指望別人給面子。要是一直甘當鹹魚,那就得做好早晚被人打臉的心理準備。

    同樣的,這個道理放在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國家上面也完全適用。

    把美國良心想跟tiktok還有華為海爾等企業放在一起比較一下就會發現,孟子他老人家說的簡直就是真理!

    說白了,天天抗議譴責並不能換來和平,跪地乞降也未必能夠苟活。

    但是大宋那些謎之一樣沙雕的皇帝,還有那些所謂飽讀詩書實則內硬外慫的讀書人顯然沒能好好領會孟子他老人家的至理名言——

    大唐在白江口之戰把倭國按在地上摩擦,結果是倭國在後面的兩百多年裡瘋狂跪舔大唐,直到唐昭宗乾寧元年發條“大唐之凋弊具載矣,更告不朝之問,終停入唐之人。”

    而在大宋立國之後,倭國卻再沒有派遣過“遣宋使”,恰恰相反的是,宋朝皇帝往往都親自接見並賞賜豐厚禮物給那些通過各種渠道來到大宋的倭國僧侶,並且對他們在中國的禮佛活動給予多方關照。

    元豐元年,倭國僧仲回搭乘宋朝商人孫忠的商船回國,宋神宗得到報告後專門讓孫忠攜帶“國牒”及賞賜的禮物遞交倭國朝廷,因公文中有“回賜”的字樣,倭國朝廷反應冷淡。

    兩年後,沒有得到任何反饋的宋神宗居然再次讓宋朝商人黃逢借經商之機帶“國牒”赴倭,而倭國朝廷在連續五次召開公卿會議商議對策之後依舊決定“冷處理”。

    在倭國《大宰府天滿宮史料》等史籍中,“大宋牒狀到來”等字樣多次出現,據梳理,北宋時除宋太祖、宋英宗和宋欽宗外,其他皇帝均以各種形式向倭國朝廷及有關方面發送過文牒,但倭國的態度一直相當冷談。

    簡單點說,就是大宋的那些慫蛋皇帝們可著勁兒的用熱臉去貼倭國的冷屁股,然而倭國卻是百般嫌棄,或許是嫌棄他們長得不好看,又或者是嫌棄他們的臉蛋不夠貼合屁股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