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137章 朕,不按套路出牌

    論吃的,大宋剛剛興起了炒菜,別說跟後世那些花樣繁多的八大菜系外加無數小菜系相比,就連大明的那些菜式也比不過,堂堂皇帝吃的可能還不如大明的一個富商吃的好。

    論玩的,因為之前有上皇趙吉翔以及高俅高太尉的存在,蹴鞠這項活動倒是在大宋發展得如火如荼,可是除了蹴鞠之外,其他方面就有些乏善可陳了。

    論住的,大宋的皇城佔地面積極小,百姓也可以在皇城根外擺攤,跟大明的紫禁城比起來,差的實在是有點兒遠。

    就連大宋官員的貪腐,都沒辦法跟大明官員的貪腐相提並論——

    大明的官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官員的俸祿本身就低,而官老爺們要養活的人又多,所以官員貪腐也是常態。

    可是大宋的官位是一個蘿蔔佔著好幾個坑,俸祿本身就比較高的情況下,這些官老爺們還一個人拿著好幾個官職的俸祿,貪腐的情況自然也比大明少一些。

    以至於在啟用了四格八法的京察之後,大宋的朝堂上都沒能揪出來幾個貪腐之輩,只能藉著其他方面下手才行。

    所以,趙桓感覺很不爽——明明那麼多的肥羊,卻沒辦法正大光明的宰掉吃肉,這是何等的彼其娘之!

    就連如今的殿試,也是一樣的讓趙桓不爽——

    大宋立國之初的殿試,更多的還屬於一種淘汰性質,而且淘汰的具體比例不固定,錄取率從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不等。

    然後就出現了許多在省試的時候合格,到了殿試卻被無情淘汰掉的舉人老爺們舉家投奔遼國或是投奔當時跟大宋分庭抗禮的西夏的情況。

    正是因為如此,宋仁宗趙禎才會在嘉佑二年之時宣佈殿試只排名次,不再淘汰考生,凡是參加殿試者一律錄取。

    每次一想到這裡,趙桓幾乎都能被氣笑——

    就因為害怕這些舉人老爺們舉家投奔西夏,所以從此之後殿試只排名次,不再淘汰不合格的考生?

    這特麼跟趙禎在災荒之時舉辦慶典祭祀以為百姓祈福,不喜歡修建居住、遊樂用的宮殿、別苑卻喜歡修建佛寺宮觀,不吃羔羊、蛤蜊卻喜歡給官吏、奴僕各類賞賜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