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182章 天下之主

    如此一來,大宋接手“遼國留下的那堆爛攤子”,自然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最簡單的方法自然莫過於由大宋出面,組織一些大宋的文官大儒,還有遼國的那些遺臣,大家一起坐下來開個茶話會,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談談心,除了歌頌偉大舵手趙官家之外,順再便把《遼史》給修訂出來。

    當然,修史這種事情一般都是新、舊朝交替之後,由新朝來修舊朝的史書——

    就像《元史》是大明修的,《明史》是蟎清修的一樣,通常不會出現宋國修遼史這樣兒的場面。

    而且修史是一項極為複雜的政治活動,除去建奴那一夥兒狗奴才之外,剩下的史書都是有捧有貶,基本上不會出現像明史那樣兒通篇瘋狂抹黑的笑話——

    抹黑是個技術活兒。

    簡單來說,就是大家夥兒都講究一個該抹黑的地方就要瘋狂抹黑,比如亡國之君那裡肯定要大力抹黑,因為要通過亡國之君的倒行逆施來證明新朝的正義性。

    而某些該吹捧的地方,肯定也要大吹特吹才行,比如前朝的開國時期。因為通過吹捧前朝的開國時期來對比亡國時期的黑暗,除了要以些從側面證明新朝的正義性之外,收取前朝的民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可是問題的關鍵在於,遼國現在已經徹底涼涼,而且光憑著“大家有一個共同的老祖宗”這個理由就想全盤接收遼國的政治遺產顯然還不太夠,所以這《遼史》的修訂也就成了必然——

    遼國,大宋的兄弟之國。遼國滅亡了,朕的心都要碎了!現在朕的小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家裡也有幾個閒錢和文人,在這種情況下,替亡兄寫一份墓誌銘(遼史),難道不是朕應該做的嗎?

    實在不行,朕把耶律延禧當成親大爺一樣看待——

    你說朕的親大爺眼看著都已經無兒無女了,是吧?所以,朕身為他的親侄兒,又向來講究以孝治天下,所以,由朕來接手他老人家“留下的爛攤子”,也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