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179章 寶寶心裡苦

    還有,三免五減的規定確實是有,但是當初定下這個規矩的時候是針對百姓開荒無主之地的優待,怎麼析津府這裡也開始搞上了三免五減?

    就在趙桓一頭霧水的時候,蕭德又委屈巴巴的說道:“俺們析津府的丁知府,說是官家給的恩典,那些分給俺們的土地算做無主之地,按大宋的規矩是要三年賦稅全免,五年減半的。”

    神特麼無主之地!

    析津府根本就沒有實際意義上的荒地,反而都是被遼國人種熟了的土地,只是被金國攻下之後,這些遼國人的土地就變成了金國人的,等到金國人被築了京觀,這些土地才又重新開始分配。

    很明顯,知析津府的丁宏在這件事情上面玩了個文字遊戲——原本佔有這些土地的金國人被築城了京觀,土地自然就成了無主之地,而把無主之地重新分配給百姓,不是完全符合三免五減的優惠政策麼?

    當然,趙桓倒不會在乎那點兒田賦田稅。

    跟商稅比起來,田間地頭那三瓜兩棗的賦稅實在有些不夠看,跟少府監手裡那幾項近乎壟斷的生意比起來就更算不得什麼了。

    趙桓滿意的是析津府知府丁宏在這件事情上的表現——丁宏特意指出這些是自己給的恩典,這就叫做恩出於上,能在一定程度上收住原遼國百姓的民心。

    只是讓趙桓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原本的遼國百姓居然會因此而不滿,甚至不願意佔這個便宜。

    “俺們今天來,就是想找官家要個說法。俺們之前找過丁知府,可是丁知府說俺們胡鬧,把俺們從衙門裡趕了出來,不讓俺們跟其他人一樣繳賦納稅。”

    蕭德舉起手中的托盤,說道:“這些是城中跟俺一樣的契……百姓簽字畫押的文書,他們也想跟其他的百姓一樣繳賦納稅。”

    “那朕也得趕你們了。”

    趙桓哈哈笑了一聲,說道:“朝廷既然已經定下了規矩,就斷然不會輕易更改,說是三減五免,就肯定是三減五免,不能說你想不交就不交,也不能說你想交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