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139章 不使群臣虞其意

    然而出乎這些舉子們意料的是,小太監們在收起試卷的同時順手又放下了一張空白的白紙,而趙桓也笑眯眯的說道:“西夏李氏罔顧天恩,悖逆不臣,以致西夏生靈塗炭,江河倒懸。朕不得已,惟有披冒霜露,櫛沐風雨,攻城野戰,親赴矢石,勤勞艱難,危苦甚矣。

    今西夏初定,百廢待興,金國又遣使來請開榷場,其中西夏該如何治理,並開放榷場之利弊,諸生可試言之。”

    光讓這些考生們陳述一路上路過的那些州府的風聞,也並不能判斷這些考生們是否就有才華,只能判斷這些考生們對於百姓的生計是否關心。

    現在趁著這些考生們剛剛答完第一題,正該是心神不定的時候讓這些考生們針對現在西夏還有榷場的情況提出自己的見解,就很容易就能判斷這些考生們到底是死讀書還是有真本事。

    哪怕最終的結果是一個不留,也總比弄一些濫竽充數之輩混進朝堂要好得多。

    但是被趙桓這波騷操作驚呆的大臣們現在只想罵娘——官家能在龍椅上面做著,那些考生也能在殿中坐著。可是自己這些人呢?只能在集英殿裡面乾站著!

    同樣的,那些考生們也沒好受到哪兒去——原先準備好的詩、詞、論、賦、策之類的東西全都指望不上,被逼著賣了未來的隊友之後又要緊接著面臨第二場考試,當真是彼其娘之!

    然而趙桓依舊笑眯眯的坐在龍椅上看好戲,甚至還挑了個比較舒服的姿勢。

    身為皇帝,就是不能讓臣子猜到自己在想什麼,正所謂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而且韓非子他老人家還寫過著名的《八奸》,裡面基本上已經把臣子之道的反面行為挨個列舉了一遍,哪怕是不懂政治的小白,只要知道用這八奸去對比臣下的行為並且加以提防,臣子就很難搞出事情來。

    比如現在,趙桓在殿試上出其不意的搞第二輪答卷,就是《韓非子·八奸》裡面所說的,不使群臣虞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