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138章 殿試 一

    可是問題也就出在這兒了。

    殿試的內容,太祖時僅考詩賦,太宗時加試論一道。神宗熙寧三年罷詩、賦、論三題,專以策定著,限以千字。後又加試律義、斷案。哲宗元祐時又恢復詩、賦、論三題,紹聖以後,又遵熙寧試策之制。

    只是不管這上面哪種玩法,都不像趙桓這種那麼操蛋!這是直接明擺要著讓應試舉子們打路過的那些州府官員們小報告!

    但是,還沒等那些應試的舉子們回過神來,趙桓又緊接彈拋出了第二枚炸彈:

    “天以斯民付之君,俾治而教之,然其治教之成,必用天下之賢才,闢之飛龍在天,雨下土澤萬物,必風舉而云從之也。

    於是為之生賢於天下,人君成其才,而舉用之,使得以效其績,豐功盛烈,巍巍煌煌,唐、虞、三代皆如此也。

    皇宋聖聖相承,德同堯、舜,而輿圖之廣則過之,深仁厚澤洽被天下。然猶孜孜養賢以為致理之本,天心悅鑑,而賢才之出為用者,蓋濟濟然也。由是而知,上天眷愛聖君,莫大於以賢才遺之,此豈偶然之故哉!

    然,殿試選材,為可不慎。今日應試舉子三百五十八人,朕將擇其優者而取之,黜其不賢者以再讀,諸生不可不察。”

    說完之後,趙桓才像無心使了個眼色,示意無心帶人把答題用的紙張發了下去。

    忽略掉前面自我吹捧的一段屁話之外,趙桓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殿試選材是大事兒,你們這些考生別以為到了殿試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最好在作答之前先好好想想該怎麼回答朕的問題,要不然,朕就讓你們連官都沒得做。

    這下子,不光是那些來參加殿試的舉子們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就連朝堂上的李綱等大臣們也都被打得一臉懵逼——

    雖說這大宋的皇帝們都不太拿祖制當回事兒,可是這靖康元年離著嘉佑二年也就不到百年的時間,仁宗皇帝的骨頭可能還沒變成灰呢,當今官家就迫不及待的要更改掉不黜落舉人的制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