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84章 那朕就噴你們

    問起這個,陳東頓時就來了精神,甚至都顧不得口渴了:“又四民。《穀梁傳·成元年》:古者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注:德能居位曰士,闢土植谷曰農,巧心勞手成器物曰工,通財貨曰商。”

    趙桓忍不住搖了搖頭——

    民最早在甲骨文中的形像一隻被刺傷的眼睛,表示由刺瞎一隻眼睛的戰俘充當奴隸,後指平民、百姓,這麼有學問的事兒朕都知道,你當朕跟那些沙雕網友一樣無知?這種屁話還用得著你說!?

    眼看著趙桓輕輕搖頭,陳東忍不住有些懵逼,卻又不知道哪裡說錯了,又想起這是在朝堂上奏對,忽然之間就有些手足無措的感覺。

    趙桓卻也不以為意,只是接著問道:“何謂與民爭利?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足。

    今天下貧者愈貧,幾無立錐之地,而富者越富,阡陌相連,不抑兼併,豈非異於天道?

    朕欲立階梯稅率,取富者多收稅,貧者少收稅乃至不收,損有餘而補不足,此乃天道,所收賦稅也將用於強國強兵強民,又何來與民爭利之說?”

    又一次搖了搖頭,趙桓又望著剛才那個說“金兵的命也是命”的士子,問道:“可曾去過邊關?可知我大宋有多少兒郎死於邊事?可知我大宋的百姓又有多少死於金兵之手?金兵的命也是命,我大宋百姓的命就不是命?”

    再將目光投向另一個指責秦檜大修長城以致民怨四起的士子,趙桓又接著問道:“不修長城,何以阻擋金兵南下劫掠?自周而始,至我大宋,胡騎南下不止,若無長城,靠爾等去阻擋金兵?”

    一說到這個,殿中的一眾書生們頓時又來了精神,什麼“廣修仁德,四夷賓服”之類的屁話更是不絕於耳,直接把好好的紫宸殿變成了菜市場一般。

    而趙桓也終於徹底失望,就連心中最後一點點兒的希望也被這些書生們親手澆滅。

    廣修仁德然後四夷賓服的說法,這些書生的依據是《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執干鏚舞,有苗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