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77章 李綱:切了是不是就不疼了?

    “朝廷拓地,譬如私家買田,倘無所獲,徒費錢本,得之何益?”、“田之未墾者,募民墾之,歲登所取,其數如民間主客之例。”

    沒錯,朝廷開荒要好處,得跟民間地主收佃戶的租子一樣收租,要不然朝堂上的大佬們就會因為沒有好處而反對。

    更有甚者,神宗熙寧七年時的大宋全國墾田共有四百四十五萬餘頃,而當時共有各種官田四十四萬七千餘頃,僅佔十分之一,到王安石變法,因推行出賣官田政策,官田所佔比例甚至直接降到七十五分之一。

    頻繁的土地交易帶來的是大量的資金流動,就像那個一泡狗屎創造了一千萬gdp的笑話一樣。而地方的官府卻在大量的資金流動中收稅收到手軟。

    但是!

    官府手中沒有足夠的官田,就沒辦法掌握土地的定價權,甚至還會失去對於土地分配的話語權。

    而任何一個王朝,只要不是遭遇特大規模的天災或戰爭、瘟疫之類的,人口在建國初期都會經歷一個爆發期,然後再慢慢的進入平緩期。

    當官府失去了土地的定價權和分配權之後,慢慢成年的新增丁口就會面臨著分不到田地的局面,對於生產力還不夠發達的古代社會來說,這就是一種隱患。

    大宋頻繁到一年兩次的造反,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造成的,因為百姓活不下去就只能想著殺官造反受招安,而大宋的朝廷也樂得收編那些叛軍去當炮灰送死。兩者之間甚至出現了一種詭異的平衡。

    這很不對勁。

    雖然說一時收稅一時爽,一直收稅一直爽,可是如果這稅是拿著大宋的未來去透支,那可就是大大的不妙了。

    官老爺們自然無所謂,無論換誰來當皇帝都需要他們來治國,哪怕待遇差了一些,哪怕是想當奴才而不可得,可那終究還是官。

    但是對於趙桓來說,換個人來當皇帝,基本上就意味著自己得狗帶。

    那不行,狗帶是不可能狗帶的,現在正是趁機踩金國和西夏的最好時機,後面還能把全世界都踩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