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51章 我不信他攻城也厲害!

    著名非網絡文學作家羅貫中更是根據這段傳聞加工出了曹操割須棄袍的橋段:

    《三國演義》第58回:“操在亂軍中,只聽得西涼軍大叫:“穿紅袍的是曹操!”操就馬上急脫下紅袍。又聽得大叫:“長髯者是曹操!”操驚慌,掣所佩刀斷其髯。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聞之,即扯旗角包頸而逃。”

    第三敗:失手於劉錡和岳飛。

    這件事發生在天眷三年,在順昌,由於完顏宗弼麻痺大意,沒瞧得上劉錡的幾千人馬,結果被劉錡搞了個背後襲擊,吃了個大虧。在穎昌,又被第四次北伐的岳飛接連打敗,被迫退守開封。

    也正是這幾場大仗,得使完顏宗弼得了個常敗將軍的名號。

    但是憑心而論,趙桓覺得完顏宗弼這個“常敗將軍”的名號完全就是浪得虛名——

    雖然也吃了幾次敗仗,但是損失遠沒有民間傳說的那麼大,更不能掩蓋他的強勁實力,反倒是“中興四將”之中的長腿將軍劉光世才是名副其實的“常敗將軍”。

    劉光世打仗,一般自己不在前線,而究其原因,竟然是為了逃跑方便!這貨害怕金軍已經害怕到讓人無語的程度——為了避免跟金軍交戰,這貨竟然多次抗旨,躲避徵調。

    當然,劉光世的逃跑技能完全是跟他爹學的祖傳技能。

    劉光世他爹劉延慶就是個逃跑將軍,曾經為了逃跑方便,放火燒自己的大營,導致自己的人馬相互踐踏死傷無數,還把大軍糧草燒得光光。劉光世一直追隨其父,逃跑的功夫自然也就青出於藍:

    建炎三年,金軍自黃州渡江,時任江東宣撫使的劉光世南逃;建炎四年,金軍攻楚州,劉光世抗旨不出;紹興元年,金軍渡淮,劉光世抗旨不行;紹興六年,偽齊渡淮攻宋,劉光世棄城南逃。

    因此,劉光世被當世的人斥為“長腿將軍”,張浚就多次要求裁撤劉光世的部眾。但就這樣一位“長腿將軍”,不但活得滋潤,還被稱為“中興四將”!

    不知道“中興四將”是誰評出來的,就算是完顏構給評的,估計他肯定也是硬著頭皮咬著牙給的——

    劉光世這傢伙打仗不行,但是自保的能力一等一,多次抗旨,甚至逃跑,朝廷只能對他乾瞪眼,趙構還得不停地給他加官進爵,最後被封為國公。

    原因就是劉光世手上有一支“劉家軍”。

    大家都說“岳家軍”,其實根本就沒有岳家軍,岳飛也沒有把軍隊變成私人部曲的能力,但劉光世有。

    首先,劉光世是“將二代”,從他父親手上接過來的班,經過劉家父子兩代人改造,這隻軍隊只認劉光世,別人指揮不了!

    另外,劉光世對這支部隊的管理很奇特,一是放縱,二是恩遇。靠個人感情維繫上下級關係,從來不管部隊的戰鬥力,軍紀松得像土匪。這種管理,導致很多的流寇很願意加入“劉家軍”,“劉家軍”成了他們共同損公肥私的工具。

    完顏構也不是沒試過嘗試收繳劉光世的兵權,但劉光世的部下為此鬧出譁變,四萬人投降了偽齊,擺出了一副離開劉光世就無人管得了他們的態度,以致於身為官家的完顏構也不得不小心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