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 作品

第12章 朕既承天受命,自當言出法隨

    難不成真把白時中撞死在紫宸殿的蟠龍柱上?

    趙桓心裡倒是有這麼個想法,畢竟死一個白時中沒什麼,但是人家頂著替官家分憂的大義名份在那裡,這事兒還真就不太好直接撞死他。

    “臣,李若冰,彈劾太宰白時中孱懦不才,非王輔之才,請官家明斷。”

    就在趙桓犯難的時候,李若冰就直接把刀子遞到了趙桓的手裡:“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

    朝廷平日以高爵厚祿蓄養大臣,蓋將用之有事之日,今白時中等雖書生未必知兵,然籍其位號,撫馭將士以抗敵鋒乃其職也。

    而金兵來時,時中怯敵在先,推諉職責在後,又有擾亂軍心之言,臣以為當罷其職。”

    李若冰的話音剛剛落下,李綱就適時補了一刀:“啟奏官家,向時金兵來犯,時中曾有言,曰:都城,豈可以守乎?臣以為天下地池豈復有如都城者?且宗廟社稷百官萬民所在舍此欲將何之?若能率勵將士慰安民心與之固守,豈有不可守之理?

    幸賴太祖太宗皇帝護佑,官家英明神武,諸將士同心戮力,今完顏宗望所部受創頗重,不日便當退兵,臣實不知時中又有何言?”

    “落職吧。”

    順手接過李若冰和李綱遞過來的刀子,趙桓直接就把刀子捅在了白時中的身上:“時中既孱懦不才,又未能盡人臣本份,還是跟王寓一樣回家好生讀書吧。”

    待到白時中也被殿前司的武士帶出去之後,趙桓的嘴角又挑起一抹笑意:“朕,欲將兩萬賊子築京觀,眾卿,誰贊成?誰反對?”

    然後趙桓就一臉懵逼的瞧著濃眉大眼的李若冰朝自己背後捅了一刀:“臣,反對。”

    絲毫沒覺得自己已經背刺了官家一刀,李若冰反而鄭重的躬身拜道:“官家在城頭上割發代首以明誓,微臣亦有所耳聞,將這兩萬餘金賊築了京觀,原本也是應有之意。

    不過,此地離太原極近,不若等太原解圍之後,使這兩萬賊子去修直道,也算是?是?是?”

    是了半天,李若冰也沒能想出個比較恰當而且比較好聽的詞彙。

    這倒是不能怪李若冰這個太學博士、吏部尚書沒文化,畢竟也是在太學讀過書的,又是進士及第出身的太學博士,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跟沒文化這三個字兒扯上關係。

    但是像這種直接把兩萬多人拉去當苦力的破事兒,屬於特麼好說不好聽的那種,李若冰一時也有些詞窮。

    “是什麼是?”

    趙桓斜了詞窮的李若冰一眼,直接說道:“朕既承天受命,自當言出法隨,既然說要替百姓報仇血恨,那就得替百姓報仇血恨,什麼直道不直道的,以後再去抓也就是了。

    回頭記下來,城外百姓死傷兩萬有餘,金賊就得拿二十萬人來償命。這次俘獲了金賊兩萬餘,盡數都築了京觀之後還差一十八萬,什麼時候夠數了什麼時候再說其他的。”

    李若冰乾脆直接站回了朝班裡面。

    這特麼還說什麼呀,再勸下去,自己就成了陷君王於不義的小人了,還有什麼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