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咬舌 作品

第一百三十四章 弱草

對這位少有的有勝算的對手,沈杳是仔細想過兩人之間的戰鬥會如何結束的。

——自己想把劍放上她的胸口或脖子,必要一處縫隙;而對方想擊破自己的防禦,則必要出一或二重疊浪。

因為對方力沛刀強,自己必得避免與對方以硬碰硬;而自己真氣深厚劍技優越,對方只憑斬腰刀和所謂根骨也是不夠的。

如果自己不能從對方的防禦中捉住這處空隙,就只有在疊浪之間去尋了。

疊浪之間當然是有縫隙的。

那甚至不是縫隙,而是間隔。

這是制約這門刀技更進一步的天生缺陷——你要打出這種有節奏的疊力之刀,就得接受疊力之間的空隙,而這個空隙,是同境的武者可以勉強反應過來的。

這門刀術之所以仍然可以用,並且當之無愧為博望第一,是因為這個缺陷可以以刀者本身的素質來解決。

古光本就是鄭壽第一的力士,張君雪更是尤勝一籌的天生神骨,當兩人斬出全力的第一刀時,受刀的敵人往往已經有力不從心之感。

他們可以架住這一刀,但卸去這一刀的力量亦要時間和真氣,而後來不及做更多的事情,更強的第二刀就呼嘯而至。

而即便能夠留出空隙來進攻,也要考慮時間夠不夠充裕,拿來進攻的招式夠不夠快、夠不夠強,不然就會面對一個比繼續招架還要慘烈得多的局面——一劍刺去,正迎上對方呼嘯而來的第二刀,下場將如麥稈迎上鐵棍。

而若繼續架刀,那就將在重重的疊浪中被擊破。

因此,要破解這個局面,觸到那個縫隙,就須得達成兩個條件——其一,面對第一刀,不能被沛然的刀勁拖住,要留給自己進攻的空間;其二,面對這份空間,要有足夠快的一劍來利用它——當自己的劍刃逼上對方咽喉時,對方那蓄勢而來的第二刀還在身後畫圓。

沈杳知道自己有足夠的快劍,但卻無法處理對方巨雷般的斬擊。

不止那蟬脈中所載的化力之劍她無從去學,《黃翡翠》裡的【不動危風】她都尚未掌握。

面對對方的刀,她似乎只能硬架、化力,然後迎接下一刀。

而此時,疊浪的第一重已經洶湧而來。

於這巨浪之前,沈杳身子猛然騰起,像是被這狂浪帶起的風吹飛。

但當然不是。

這一刀不是要吹飛她,是要擊中她的。

這分明是她自己驟然躍了起來,而且是一個飄然的翻轉,眨眼之間,她已在張君雪頭頂身後。

場上已然響起驚呼,不懂行的是為這俊秀奇妙的身法驚歎,懂行的則是認出了它的名字。

——這分明是【倒翻鷂翅】!

翠羽的大師姐在魁賽上用出白竹閣的標誌性身法,其中代表的東西絕不止在場上。

“你要是抽中張君雪就巧了,這個身法是可以破去【疊浪】的。”當時張墨竹笑著,把關於疊浪的間隔與破法講給了她,“.我想過這個事情。”

“可是.如果這刀術是靠斬擊的重力來控敵,我不接她的刀不就行了嗎?”沈杳皺著眉聰明道,“可以直接去抓它的間隔。”

“.哦,原來被疊浪擊敗的人都是傻的。”

“.”沈杳立刻臉紅,意識到自己的犯蠢——如果自己沒有承下足夠重的一刀,對方當然就不會續接疊浪。

所以,此時當她接下第一刀之後,張君雪立刻進入到了疊浪的節奏之中。

吃下第一刀的她確實不能在這個間隔中組織起有效的進攻,但她可以用最後的時間來到對方背後——這樣,就又為自己爭取到了一個半圓的時間。

此時,場上的形勢清晰而明瞭。

張君雪手中的疊浪正約束著沛然的力量,她在運使它們時,也同樣被它們牽絆,刀主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即“疊浪之圓”,才能驅使這超出極限的力量。

而【倒翻鷂翅】已將沈杳帶到了最合適的出手位置,女子的後頸清晰地暴露在眼中。

那一劍所需的真氣早蓄積在身體裡。

沈杳所會的最快一劍——黃翡翠·【踏水摘鱗】。

這一劍可以在鳥兒從窗前掠過時完整地削下它一根羽毛,只要四分之一個圓的時間。

沈杳探臂出手,剛剛收斂不見的白光驟然顯現,一剎那間就將抵上張君雪的後頸。

但那個圓忽然破碎了。

山嶽般的重刀驟然迎上了長劍。

沒有所謂疊浪之圓,刀路就是從點到點的最短直線,女子頓臂,那勢若奔雷的巨刀被她立刻扼住,靜止一霎後,立刻被賦予完全相反的巨力。

依然勢若奔雷!

這位高大的女子,完全有力量輕易地把控這一刀。

黑山與白溪相撞,溪水驟然破碎。

巨力傳遞過來,手腕頓時有崩擰之感,沈杳棄劍急退,但她畢竟沒有掌握更高一層的【倒翻鷂翅】,人在空中下落,而張君雪的刀刃已更快地壓了上來,逼住了她的脖子。